陈婧:中国式追星 “小鲜肉”进入市场

时间:2020-08-27 07:3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沪声纸述

陈婧

今天也请帮我儿子打气哦!”

过去两周里,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友人A准点发来的拉票信息。我条件反射地点开她发送的链接,进入活动页面,在某个选手名字旁按下“打气”键,犹如上班打卡一样完成每日的亲友团加油任务。

这个“儿子”并不是A的孩子,而是她在某个选秀节目里迷上的年轻艺人。小艺人通过节目出道后,A就像老母亲一样关注他的行程和活动:为他发表的新歌打榜冲销量,帮他参加的活动转发宣传。最近小艺人报名了某个大型活动,能否登场全看粉丝人气高低。为了帮“儿子”争取出场机会,A每天动员亲朋好友为他投票。

投票任务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却并不轻松。每天登录活动页面可获取一次投票权,邀请朋友加入可再多投一次,转发活动信息到社交平台又能多赚一票,购买赞助商产品还有额外投票权……朋友们戏说A仿佛加入了传销组织,她无奈地说:“我们做粉丝的别无选择,只能照着资本规则走,才能为孩子多争取几个镜头,让更多人看到他。”

初到上海的几周里,我就全方位地感受到粉丝经济的无处不在。商场和地铁站里的广告灯箱,不时出现由艺人后援会为某明星庆生或加油的大幅海报,尽管海报上的面孔和姓名往往闻所未闻。在金融区行走时,对街的大楼玻璃幕墙上循环滚动着“祝贺XXX在XX选拔中夺冠”的醒目贺词。听朋友说,还会有粉丝豪掷几十万元人民币,在外滩为艺人举办无人机专场表演。

像A这样具备稳定收入的“亲妈粉”,是为这类活动掏腰包的主力。除了筹款做宣传,她们还会大量购买艺人代言的商品,让品牌对他的带货能力有信心。那些囊中羞涩但时间较充裕的学生粉丝,则会在社交平台上为艺人做宣传、增加互动数据,甚至控制负面评价。从一线流量明星到十八线小艺人,背后几乎都有这么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粉丝团。

粉丝经济在偶像组合众多的日本和韩国由来已久,2005年的现象级选秀比赛《超级女声》让这个商业模式在中国落地,而“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等韩系选秀节目两年前引进中国并大获成功后,这个新兴市场呈现几何级增长。各大平台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每隔几个月就有一批“小鲜肉”进入市场,他们还没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就已经拥有了一批目睹他参赛出道、愿意为他消费的粉丝。

这条粉丝经济链主要由一线城市的年轻女性带动。娱乐互动平台Owhat今年初发表的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显示,愿意为偶像花钱的消费粉丝中,近九成都是女性,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浙沪地区,北京和广州次之。她们多是在1995年至2001年之间出生。

这群介于20岁至30岁的年轻女生在整体人口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让这个小众市场自成规模。调查显示,36%追星族每月愿为偶像花费100元(人民币,下同,约20新元)至500元,年市场规模高达900亿元。

有分析认为,粉丝经济属于“她经济”概念的一种,折射出近年来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来自工作和社会的压力,让追星成为都市女性避世和寄情的渠道之一:把现实中缺失的感情投射到明星身上,幻想自己成为对方的女友甚至母亲,并在推动艺人前进的过程中获取和偶像同舟共济的成就感。A就坦言,追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单身焦虑,反正“现实中的男人也比不上我的偶像”。

结合了互联网、大数据和类传销理念的商业模式,将速成的偶像们包装为流水线上的产品,把粉丝对他们的爱恋转化为流量与销量。这样的模式看似一本万利,但随之而来的“刷单”“刷票房”等造假现象,也折射出行业存在的泡沫。部分未成年人因追星消费而导致负债,引发舆论呼吁禁止中小学生参与追星组织。

和欧美日韩明星相比,中国流量明星在作品和能力方面都有明显差距,这也令粉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挑战。一批批“后浪”不断袭来,“前浪”们如何继续吸收新粉丝,又怎么巩固老粉丝?当粉丝们厌倦了追星背后的商业操纵,是否就不再愿意“为爱发电”?  

我问A,她对“儿子”的热情会持续多久?她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可能会喜欢好多年,也可能突然就‘脱粉’了。就当它是一场随时会醒的梦吧,至少梦里快乐过。”

赞一下
(6)
14.6%
赞一下
(35)
85.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