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中国内循环等于闭关锁国?

时间:2020-08-13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沪声纸述

“30年前我到中国时,民众对外国人既好奇又热情。这样的氛围已经没有了,今年甚至有一些时候我觉得自己很不受欢迎。”

上周访问几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外资企业高管时,其中一人谈到疫情发生以来他在中国遭遇的窘境。例如,出行时因为是外国人而被单独盘问,拜访地方官员前甚至被要求做核酸检测,哪怕他这半年来都待在中国境内,而且还持有绿色健康码。

但比起个人遭遇,这名高管更担心的是,近来频频见诸新闻的“内循环”,预示着中国将进一步与世界脱钩。已在中国深耕多年的外企,以及打算开拓中国市场的外国创业者都可能受到波及。由于中国至今没有为外国人入境限制“松绑”,再加上中国和欧美国家关系日趋紧张,一些外国业者索性放弃在华业务。

他感叹:“中国无疑还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如果这个市场不再与外界相连,在华外企是不是也要被迫与世隔绝?”

这也是“内循环”概念提出以来,外界的主要顾虑之一。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若转向内循环,就是变相的闭关锁国。

内循环的全称是“国内大循环”,更完整的表述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概念在今年5月的全国两会(人大、政协年会)首次提出时,并未引发太多讨论,仅被视为应对外需不足的权宜之计。不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后两次在不同场合重申这一概念,当7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会又一次提出“内循环”时,舆论已经将其解读为中国下半年经济政策乃至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新主线。

内循环的问世,和当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密不可分。中美关系急转直下,华为和字节跳动等中资企业在海外屡屡碰壁;冠病疫情对全球贸易的打击,也让中国出口行业面对空前压力;人民币至今高度依赖美元,也让中国被迫承担美元不断贬值带来的后果。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的话来说,壮大“内循环”能帮助中国抵御全球乱局下的外部冲击,实现“受惠于外而不受制于外”。

事实上,中国的出行、快递和电子商务等新经济行业,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内循环增长模式,在境内既有完善的供应链,也有庞大的消费群,并在全国各地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带动经济增长。中资企业在这些领域优势明显,外国竞争者多数难成气候,甚至早早就被挤出市场。

不过,多数领域显然还不具备构建内循环的条件,依然在供需链上两头受制。以科技等高端产业链为例,一边原材料和关键技术受人所控,另一边国内市场还没有能力消化这些产品,仍需依靠出口打开销路。多年来依靠外向型经济形成的居民高储蓄、低消费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也导致国内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难以打通内需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在提出转向内循环的同时,也在继续扶持外贸与吸引外资。除了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和打造海南自贸港等硬件工程,中国商务部上月也透露,正在抓紧制定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以保住劳动力密集的外贸企业和中小微公司,助推中国经济加速回暖。

一些分析指出,中国当前的状况和20世纪初的美国有不少相似之处。美国在经历大萧条之后,通过降低贫富差距和推动科技商业化,用几十年时间培育了庞大的中产消费群体和稳健的本土产业链,从外循环过渡到以内循环为主的增长模式,奠定了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牢固底盘。

依照这个思路,中国下来也会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在国内构建一个从自主研发到独立生产,再由内部消化的闭环经济链。美国在科技和金融等方面的封堵,更倒逼中国加快自立更生步伐,减少对外界的依赖。

一些在华外企就反映,受雇于中资企业的外国雇员更容易申请到入华签证,从行业来看,法律和资讯等被视为“非必要”的行业,在申请签证时更为困难。有企业代表担心,随着中国转向内循环,特定行业外企的在华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甚至最终被中国企业完全取代。

短期来看,中国不可能主动放弃外循环,仍会通过开放合作带动经济发展。但随着中美在资本和科技等领域的割裂日益扩大,部分产业中长期脱钩不可避免。把内循环等同于“闭关锁国”,无疑是言过其实的判断,但未来中国向世界敞开的是一扇大门还是一条窄缝,仍是未知数。

赞一下
(106)
71.6%
赞一下
(42)
28.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