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政坛诡谲多变,高雄市长韩国瑜以超过当选时的选票被罢免,成为台湾地方自治史首度被罢免的直辖市市长,结束国民党不到两年在南台湾重镇的执政。
然罢韩案的政治效应,并非仅局限于高雄市而已。这不仅引发国民党内部权力竞逐及路线冲突,报复性政治罢免案恐接连产生,重组蓝、白、绿政党间合作与冲突关系,尤其是加剧国民党内部及其与民进党当局的政治冲突、两岸路线争论。
罢韩案通过,激化国民党内部两岸路线辩论,产生质疑“九二共识”是“过时论”说法,主张响应“新民意”,调整“九二共识”表述等论调。
可以说,罢韩案是在2020年台湾总统大选掀起“反中”大海啸,所冲击下产生的政治“骨牌效应”。2018年崛起的“韩流旋风”意味著一股反制“反中”声浪的力量;2020年罢韩案成功,则标志着“韩流消退”及“反中”情绪再度飙涨。
首先,台湾总统大选激起“反中”路线扬升,进而诱发罢韩案。回顾总统大选期间,台湾社会普遍弥漫一股强韧“反中”政治情绪与氛围。这与2019年初中国发表“习五点”,倡议“两制台湾方案”;7月香港爆发“反送中运动”、8月大陆单方宣布暂停陆客自由行来台观光、9月断交南太平洋两个岛国有关。
大陆当局对台政策所采取的压制与制约,引起民进党当局反制,通过“国安五法”及《反渗透法》规范与制约两岸交流,从而产生“寒蝉效应”,边缘化国民党“和中”“亲中”两岸路线。而韩国瑜主张“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及两岸南南合作,同时积极促进两岸城市交流及“以地方包围中央”的两岸路线,对民进党当局两岸路线构成挑战。
其次,通过罢韩案,加剧国民党内部自总统大选失利后的两岸路线分歧。国民党在总统大选中败北,引发是否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及检讨两岸政策辩论。不少党内中青代精英声称“九二共识”已是“过时论”,甚至党籍立法委员及地方首长联结,试图“以地方包围中央”之略,改变党中央之主张。
前总统马英九认为要变更“九二共识”,必须符合四大要件:中华民国宪法、民意支持、大陆当局同意、国际能理解。但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召集人林为洲,则提出“一中两国”(一个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路线之议,提出是否变更“九二共识”,不应以大陆当局之同意做为“政治前提”。
其次,“九二共识”为“过时论”争论。新任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竞选党主席期间,曾直言“九二共识”有点“旧”了,年轻人未必由衷认同“九二共识”能代表自己。“九二共识”显得过时、欠缺弹性,也逐渐流失民众信任。既往“九二共识”有其效用,在于容许两岸“各自表述”的模糊空间,但大陆当局在谈到“九二共识”时强调“两岸要共谋统一”,并指向“两制台湾方案”,压缩这个概念的弹性。
国民党批判民进党顺势偷换概念,把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恐惧,延伸为对“九二共识”的疑虑。基于民主,未来两岸关系的任何调整,须先争取台湾民意的授权,不是任何人能片面决定。可以明显地看出,新任国民党主席已将其两岸路线,调整至基建于台湾主体路线,强调“台湾民意的授权”,与民进党所提“人民自决”雷同。
再者,国民党内部两岸论述及路线呈现多元化,挑战民进党当局“维持现状”主张。例如党团召集人林为洲提出“一中两国”诉求,认为当前“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已被“污名化”为“一国两制”;“一中”被“污名化”成“一国”。他主张应回到“现实”的描述,“一中”具两层意义,是中华民族的“中”及“宪法一中”的“中”;而现在是“两个国家”,即“一个是中华民国,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在此框架下发展事务性的协商,务实解决包含两岸防疫、共同打击罪犯等问题。
但“一中两国”概念恐遭质疑是“两国论”,然因其指涉“宪法一中”,故有“两岸统合”概念,若能进一步诠释保有两岸统一愿景,其论述则跳跃既有“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框架。“一中两国”清晰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华民族”,及共同建构“未来一个中国”的政治想象共同体,超越“维持现状”及“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模糊两岸定位。
最后,国民党两岸路线策略开始转守为攻,正面对决民进党可能提出“法理台独”。在罢韩案投票之前,针对民进党籍立法委员蔡易余等人针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提出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将第1条条文中的“国家统一前”修正为“因应国家发展”。
国民党立院党团主动出击,提出“民进党委员提案,删除两岸条例中‘国家统一前’字句,会期都要结束了,你们的召委迟不排案审查,那就我们来排吧!”罢韩案通过后,民进党当局的“反中”论述及路线恐更加清晰及强烈;国民党与其扮演传统踩煞车角色,倒不如“反中为攻”发挥推进加速器作用。
然而,这并非表示国民党将由传统主张统一政党,转向推动“法理台独”。此种在议案表决上采取看似“将计就计”冒进策略,实则试图凸显民进党当局“打假球”、操纵两岸关系,制造战争边缘风险之意图。
国民党策略在于直球对决民进党可能提出“法理台独”,从民进党籍立委最终撤案来看,这种策略不仅让民进党悬崖勒马,尽速采煞车撤案,从而避免引发对台湾安全明显而立即的危险,同时也证明操作“反中”策略,有其安全风险及局限性。
(作者是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