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高考冒名顶替背后的阶层之轮

时间:2020-06-29 06:5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徐瑾:高考冒名顶替为何备受关注?和科举类似,高考是国人最普遍的阶层通道,也是软阶层社会关于平等的最后遮羞布。

苟晶,陈春秀,王丽丽……

这几个看起来平淡的名字,背后有大起大落的人生。她们是最近几年媒体新闻主角,共同点之一,都是经历了多数人想象不到的命运——高考上榜却被冒名顶替。

这件事引发了社交媒体不少讨论,从人性、制度等方面多有人谈及。这件事为何如此备受关注?核心在于,它激发了多数人的共情——高考,是多数中国人最普遍的阶层通道。

高考与科举

不少人认为,高考的意义在于选出高分者。

的确,高考之类的考试,更多时候是一个社会阶层筛子,不仅仅是选拔合适的对象,更是在剔除候选者。被选中者,完成阶层跃升或者延续,失败者,阶层下移。可以说,高考竞争的背后,是阶层攀爬。

直到今天,高考在中国的意义,不仅仅关于教育,更关于阶层。而且,很大程度上,高考是中国中下阶层不是唯一也是主要的的阶层通道。

不仅中国,放眼整个东亚社会,都有类似的考试焦虑,一考定终生的思维定式,曾经统治多数人的心灵与生活。

可见,高考的重要性,已经随着历史文化积累,内嵌到东亚社会方方面面,从结构到肌理,都有涉及。

高考的内核,部分脱胎于科举。科举制度与中国历史转型密切联系。中国历史数千年中,从秦汉帝国开始,完成大一统构建。可以说,中国的国家建设起步较早,郡县化瓦解了原本的封建贵族势力。这意味着需要大量官僚系统。秦汉之后,魏晋时代是世家大族占优时代,高官显贵,往往被大家族垄断,即使曹丕做了“九品中正法”,仍旧难以摆脱重家世的影响,因此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法,也就是说,寒门难以出头,士族很难沦落下层。

隋唐之后,世家大族瓦解,科举制度出现,伴随着皇权对于贵族集团的压倒性优势。到了宋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唯才是举的观点深入人心,门第不再重要。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甚至亲自进行殿试。表面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舞弊,使得入选者都成为天子门生,“向者登科各级,多为势家所取,塞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

如此一来,皇权为科举的公平保驾护航,士大夫以科举为人生晋升之阶。科举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直到清末才取消。

到今天,科举的形式虽然去了,但是科举的精神仍旧在。法国哲学家福柯说,知识是权力的一种,而考试也是权力形式的重要体现;正是通过考试,我们得到了作为权力的知识,也成为“可算度的人”。

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很多人认为弊端在于考试内容,比如看重八股之类。其实比起内容,科举制度本身更耐人寻味。

曾谈过,科举制度设计中,平等是主要动机。科举制这样的选拔制度,客观上为古代社会的阶层流动与精英培养奠定基础;同时,也造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精神。结果是,读书人以科举为核心,自甘成为皇权的陪衬。

赞一下
(65)
98.5%
赞一下
(1)
1.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