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上海,等着我 我们很快就会相见

时间:2020-06-25 07:2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沪声纸述

陈婧

还没踏进中国签证申请中心的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

踩着签证中心开门的时间来递交赴华申请,没想到刚走出电梯就排起了队。一米社交距离让本就蜿蜒的人龙变得更长,我后面的人甚至上不了楼,只能先在楼下等候。

上一次到访签证中心还是三个月前。当时冠病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中国为防控境外病例输入而暂停外国人入境;我的赴华签证审批戛然而止,只得赶在签证中心关门前领回护照。那天偌大的服务大厅里只有两三个人,一位申请者不甘心地问:“你们什么时候重开?”柜台人员无奈地笑笑:“我们也不知道,要等通知。”

新加坡和中国本月初开通“快捷通道”后,两国间人员往来逐步恢复,我的赴华签证也重新获批。三个月后的现在,签证中心门庭若市,服务大厅里坐满了迫不及待要前往中国的人。虽然戴着口罩,但人们的急切之情在言谈中表露无遗。

排在我前面的中年男子,因为父亲病危而要赶回老家,正和工作人员一一确认要补交哪些证明。身边一名公司职员在电话里向上司请示,是否要加钱办理加急服务,以便尽快拿到签证。

背后两位本地“头家”则热烈讨论要从哪个城市入境,更方便前往快捷通道尚未覆盖的武汉。其中一个总结:“现在哪里有机票就飞哪里,否则不懂又要等多久。”

正如他所说,现场众多申请者即便能顺利获颁签证,也要继续等待一票难求的国际航班,没几个人能“说走就走”。入境中国之后还要隔离14天,才能开展在当地的行程。就连名字里带着“快捷”的快捷通道,也比疫情前的正常入境流程要缓慢和繁琐得多。申请者要通过对方国家的接待机构提出申请,并获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申请签证。在出发前和入境后都要进行冠病检测,还要通过专人专车等闭环出行方式,才能免除14天隔离。

没有人喜欢等待,但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面前,时间已是最小的成本。最早通过快捷通道入境中国的本地企业代表告诉我,他们原本年初就要前往江苏省洽谈投资,不料行程一拖就是半年,此次能通过快捷通道成行,“已经很幸运了”。

为满足络绎不绝的签证申请需求,中国签证中心本周起将办公时间从每周两天延长至三天。酷航本月也重启前往广州和香港等地的航班,下月还将复飞台北航线。

虽然这些服务尚未恢复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但毕竟是朝常态化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

办理签证期间恰逢北京疫情反弹,有朋友担心这波疫情要是从首都扩散开来,是否又会影响我的签证申请。所幸当局快速反应,通过大规模排查检测,10天内就将单日新增病例降至个位数。根据疾控专家研判,北京疫情最快本周就会结束。这半年来积累的防疫经验,令北京得以迅速控制疫情,也让中国有底气不再封城闭关。

过去几个月,不只是政府掌握了更加有效的抗疫方法,人们也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各行各业摸索出兼顾防疫与生意的经营之道,迎接后疫情时期的新常态。

等待前往上海就任的三个月里,我也经历了许多“第一”,例如第一次长时间在家办公,头一回远程报道中国“两会”,现在又要成为第一个还没赴任就开始写专栏的驻华记者。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可能就是未来人人都要面对的新常态:习惯更长的等待,接纳更多不确定因素,学习如何在充满变数的世界中建立起新的平衡。

在这期间,上海度过了5月的“五五购物节”,又迎来了6月的“夜生活节”,商场、餐厅、酒吧、博物馆甚至书店都上阵,通过开放夜场或延长营业时间吸引消费者,打造“夜上海”生活圈。上海大剧院上周也打开大门,观众又能坐在剧院里欣赏演出。这个在抗疫期间交出优秀答卷的国际大都市,正在探索如何重焕活力与生机。虽然没能赶上购物节和夜生活节,但我依然期待可以早日前往上海,领略这座城市不一样的疫后风景。

上海,再等等我,我们很快就会相见。

赞一下
(70)
94.6%
赞一下
(4)
5.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