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先青
6月15日,中国和印度士兵在两国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加勒万河谷发生了严重流血冲突。据媒体最新报道,此次冲突已造成印度20人死亡,中国也有伤亡,但没有披露具体数字。这也是中印两军时隔45年后的首次流血冲突。
此次冲突事件的发生令人震惊。两国军方于6月6日在摩尔多边境会谈点举行了“军长级会谈”,就两军5月以来在边境的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等地区的危机进行了磋商。磋商结束后,双方外交部均表示“不将分歧上升为争端”“保持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此次事件的诸多细节尚未公开,双方都把责任归咎于对方的单方面行动,但此次冲突事件体现出一种“克制”的特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和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水利都表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印度政府发言人斯里瓦斯塔瓦(Anurag Srivastava)表示:“中方士兵试图单方面改变原有实际控制线,导致暴力对峙。”
尽管更多细节并未公开,但是此次冲突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两国士兵均未使用枪械等武器,而是用石头、木棍等工具进行了“肉搏战”。二是尽管双方纷纷指责对方挑起事端,但都表示愿意通过对话会谈,来达成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一方面体现了两国在边界地区的行动困境以及冲突的难以避免;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双方有意保持克制,避免将冲突大规模升级的意愿。
综合近来中印边界事件的发展演变来看,此次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或与印度企图越过实控线进行相关设施建设有关,也是莫迪政府长期以来执行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的直接后果。
今年5月以来,中印西段边界冲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印度一直在中印边界地区的实控线内,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和军事前沿哨所建设。此前一直在中印边境实控线附近修筑公路的印度,突然在5月初于班公湖附近越过实控线,进入中国实控地区,随即引发双方对峙。
二是印度扩大事态范围,在班公湖附近越界进行作业以后,又擅自越线进入位于班公湖西北方向的加勒万河谷地区推进公路建设,双方再次发生对峙。此外,5月9日,印军还进入中印边界的中段——锡金段进行作业,也引发了两军冲突。
三是6月15日,中印再次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了直接流血冲突。
从事态的演变来看,印度再次越界作业的可能性较大,中国官方也用了“再次越过实控线进行非法活动”的表述。实际上,囿于两国综合实力的差距,印度对中国在边界地区的存在,一直存在担忧和不信任,近年来明显加强了在中印边界线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兵力投送和后勤供应能力,以增强对中国的威慑和制衡。
据《印度教徒报》(The Hindu)报道,印度为加强在中印边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印度内政部2020/21财年将分配78.4亿卢布(约1亿4000万新元)的资金,投入“边界区域发展项目”(The Border Area Development Programme,简称BADP),主要用于中印边界地区各邦的基础设施建设。印度内政部还规定这些资金中的10%,须用于中印边界10公里以内的道路、桥梁、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印度边防军所认为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镇和村庄,将优先得到资金支持。
在2019/20财年,这一数据更是达到了82.5亿卢布。可见,此次边界冲突事件,更多是印度加强在边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