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哈米德·拉希德
世界各国政府正在对2019冠状病毒疾病危机作出有力应对,相应出台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总金额,已经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然而,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最新发表的全球评估报告,这些刺激措施或许未能像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那样,刺激消费和投资。
问题在于很大一部分资金被直接导入银行的资本缓冲之中,导致预防性储备增加。整个情况与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大萧条时期所担心的“流动性陷阱”极为类似。
当前的刺激措施都是在匆忙、近乎恐慌的情况下制定的,以遏制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种洒水枪式的方法,既没有针对性也称不上精准,但许多评论家认为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海量的紧急流动性注入,就可能造成大面积破产、企业资本流失以及更为艰难的复苏之路。
如今,各方已明确意识到,疫情将延续更长时间,而非最初制定这些紧急措施时所假定的几个星期。这意味着所有这些方案都须从长期角度进行更仔细的评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家庭和企业都会担忧未来走向,预防性储蓄通常会有所增加。
当前这场危机也不例外。由于对未来的忧虑和广泛减少的消费机会,因此刺激政策派发的大部分资金,可能会闲置在家庭和企业的银行账户之中。同时,信誉良好的贷款者屈指可数,银行可能被迫持有过多的流动性。
不出所料,在2月至4月期间,美国存款机构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几乎翻了一番,从1.5万亿美元上升至2.9万亿美元。相比之下,2008年大衰退期间各银行所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仅为1万亿美元。银行储备的大量增加表明,迄今为止,已实施的刺激政策并未产生多大的乘数效应,仅凭银行信贷显然并不能使我们摆脱当前的经济僵局。
更糟糕的是,当前过多的流动性,可能伴随很高的社会成本。除了对债务和通货膨胀的常规担忧之外,还有充分理由担心,银行手中多余的现金,会被用作金融投机活动。股市每天都在剧烈反转,而这种波动反过来又可能令不确定性增加的氛围常态化,进而导致更多的预防性行为,并遏制推动复苏所需的消费和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面临流动性陷阱和流动性迷局,即货币供应大量增加,但家庭和企业所使用的数量有限。精心设计的刺激措施可能会在冠病疫情受控后发挥作用,但只要疫情仍在肆虐,情况就不可能恢复正常。
因此,目前的关键就是降低风险,并增加消费动机。只要企业依然忧虑从现在起的六个月或一年内经济仍会疲软,它们就会推迟投资,进而拖延复苏。这种恶性循环只有国家才能打破。各国政府必须挺身而出,以如果经济无法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复苏,就会向企业提供补偿的方式,来为当前的各项风险做担保。
针对这方面的举措已经存在一个模型,也就是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Kenneth Arrow)和德布鲁(Gerard Debreu)名字命名的、可以在某些预定条件下兑现的“阿罗—德布鲁证券”(Arrow-Debreu securities)。比如政府可以保证,如果一个家庭今天能购买一辆汽车,而病毒流行曲线在距离现在六个月后的某个时间点,仍处于某个点位,则其每月的车贷可以暂停支付。同样地,可以用按收入比率偿还的贷款和抵押,来鼓励购买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类似的规定还可以适用于企业的实际投资。
政府还应考虑发行消费券,以刺激家庭消费。这点已经在中国实现。中国有50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发行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数字优惠券。优惠券标示的有效期,使之成为短期内刺激消费和总需求的有效手段,而这也是最需要刺激的时期。
由于疫情的持续时间可能比原先设想的长出许多,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多刺激措施。比如尽管美国已经在各种形式的援助上花费了3万亿美元,但如果没有采取更多、希望是更精心设计的措施,这些钱只会使许多企业再苟延残喘几个月,而不是真正挽救它们。
有一种在几个国家一直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在企业保留其雇员的条件下,向它们提供帮助,并按照企业收入的减少比率,来相应补助员工工资和其他费用。在美国,华盛顿州女众议员贾亚帕尔(Pramila Jayapal)以及其他几名参议员,都提出了类似的立法建议。
设计不当的刺激方案不仅毫无效果,还可能蕴藏危机。糟糕的政策会导致不平等,埋下不稳定的种子,并在恰恰须要防止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时,削弱民众对政府的政治支持。庆幸的是,我们还有其他选项,只是不知道政府会否采纳而已。
本文观点与联合国或其会员国所反映的观点无关。
作者Joseph E. Stiglitz是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斯福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他的最新著作是《民众,权力和利润:愤懑时代的进步资本主义》。Hamid Rashid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经济分析和政策司全球经济监测处处长。
英文原题:Which Economic Stimulus Works?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