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
美国因非裔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警方执法后死亡一事,全国连续多周爆发反警暴及反种族主义的示威,引起全球关注。肇事之初,国内外传媒的目光点全数集中在示威者与警方的街头冲突,警局等公共建筑遭焚毁,不少人趁火打劫四处抢掠等镜头。然而短暂的无序及混乱后,政治领袖开始纷纷表态,推动对长年被忽视的社会深层次问题对症下药。一场警政及司法改革,由烧焦的废墟、破烂的橱窗、推倒的铜像中,从地方至中央如火如荼地进行。
首先涉嫌因以膝头压住弗洛伊德颈部令其死亡的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市白人警员乔文(Derek Chauvin)受到制裁,被控二级谋杀罪,最高可判监40年。在场三名被指袖手旁观的警员亦被控协助及教唆杀人罪。另外在乔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有警员涉嫌无故用电枪制服并拘捕两名在示威现场路过的非裔大学生,涉事警员被革职更全数被刑事检控。纽约州水牛城一名75岁示威者,被清场的防暴警察推倒在地,导致头破血流,涉事两名警员亦遭停职。
明尼苏达州政府人权部亦就弗洛伊德之死展开调查后,并与明尼阿波利斯市政府制订相关条款,禁止警员用锁喉或压颈等方式制服疑犯,并要求警员见到同袍使用不当武力时要出手制止,全美各大城市纷纷效法。另外多个城市同时暂停警方使用低致命武器,禁止用催泪弹及橡胶子弹等驱散人群。西雅图市警察总长、波特兰市市长前后宣布禁止对示威者使用催泪弹。丹佛市地区法院亦颁布临时禁制令,禁止向和平示威者使用化学武器或弹药。
美国考虑多管改革警队
对于示威者逐渐形成的“削警队拨款”(defund the police)共识,要求将资源调拨到扶助弱势少数族裔社群,明尼阿波利斯市议会早前亦过半数赞成解散警队的程序。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周日(7日)亦承诺将会削减纽约市警队拨款,计划将资金转移至青少年及社区服务。明尼阿波利斯等市政府亦正热衷讨论在社区组织民间治安队,长远取代警队的可行性,以重建能有效保护国民安全的全新公共治安模式,杜绝警暴问题。
除了地方政府外,华盛顿反警暴的平权改革亦不甘后人。众议院民主党人于周一(8日)提交《警务公义法案》(Justice in Policing Act),内容包括扩大司法部调查和检控警员涉及不当行为的权力,更改警员所享有的“有限豁免权”(qualified immunity),放宽市民控告警方侵害公民权利的门槛等。法案内容更包括成立一个警方违规行为登记处,将警员违规的行为纪录并滙集到一个资料库,以便追究及查阅,避免被革职的警员到其他警局继续工作。
对于特朗普打出强硬“止暴制乱”牌,甚至扬言动用1807年《叛乱法》出兵平乱,朝野皆大为反弹。参议院民主党人上周更提案限制总统行使《叛乱法》的权力,如事先要咨询国会,又将其行使权收窄至14日,若要延长必先得到国会同意。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Esper)上周更罕有公开跟特朗普唱反调,反对动用美军应付国内示威。可见纵然为地表最有权力的美国总统,依然要受多方掣肘,要动辄出兵镇压示威者谈何容易。
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下,国会不得制定任何剥夺言论自由、人民和平集会、向政府申冤的权利。不论朝野两党或公民社会都声言扞卫此权利,不论是总统或警察,皆不能置于法律之上。而全美各地的国民亦利用此权利,连续多个周末组织大型示威,以年轻人主导的示威者更在社交媒体交流,商讨如何说服家中父母支持平权、建立“黑色经济圈”支持黑人商店及餐厅、为被捕示威者及民权组织众筹、分享抗争资讯等,形成一套无大台的崭新抗争模式。
60年代平权运动的2.0?
弗洛伊德的悲剧造成了一代美国青年的觉醒,投身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一场平权运动,固然令人鼓舞。然而白人社会中的顽固保守势力、深入体制骨髓的制度种族主义、与种族不平等紧紧相扣的掠夺性资本主义下的经济不平等等,抗争要毕其功于一役根本不可能。然而美国总统非终身制,而今年正值四年一度的大选年,特朗普先后在处理疫情及示威表现失当,在多个关键州份中落后对手拜登,将要受到民主制度下选民问责的考验,亦是改革的契机。
拜登过往游走于华盛顿40余年,其在参院中的保守政见及种族主义倾向,令外界对其能带领国家破旧立新,将国家数百年来的种族主义残余改正过来的决心和能力,不大寄予厚望。然而在全国在要求公义及平等的怒火中燃烧时,拜登亦不得对此强大的民意视之不见。1964年由经常口出种族主义言论,保守派南部德州出身的民主党总统詹森,在马丁路德金见证下签署的《民权法案》,却是美国平权运动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美国真正实现种族平等共融之路依然相当漫长,然而在此全美人民积极上街发声、各地政府也主动回应民意大幅改革、专横鲁莽的总统亦受制度的重重约束及制衡,在暴力及乱象之外,为美国的未来带来希望。正如60年代美国身陷越战泥沼,全国爆发反战示威,种族对立及矛盾前所未有的激烈,马丁路德金被刺更触发全国骚乱,国家濒临内战边缘,美国浴火重生,半世纪后美国重临时代的考验,究竟能否再一次转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