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清波:冠病疫情不会改变世界发展大势

时间:2020-05-18 06:3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蔓延,对国际关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许多论者断言,世界的未来将因此而改变。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论点堪称代表。他于4月3日发表了题为《冠病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的专栏文章,断言疫情之后,世界将不再是原来的样子。网络和媒体上充斥诸如此类的论点:全球化将倒退,中美将“脱钩”,经济会迎来大萧条,西方国家将把产业链迁回本国等等。

鉴于冠病疫情仍然严峻,因此,分析判断它究竟会给世界的未来造成多大的影响,其实是十分复杂的工作。即使有全部的数据支撑(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要得出准确的答案也很不容易。

从许多人所熟知的“蝴蝶效应”来看,亚洲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或许会引发美洲的一场风暴,环境中任何细小的改变都可能酿成巨大的影响。既然如此,要准确预测全球未来的变化,又谈何容易。

但是,就人类而言,我们毕竟是在时时刻刻不可逆转地走向未来。因此,对未来的分析研判始终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在现阶段,哪怕已经拥有超级计算机模型,要完全准确的预测也很难,甚至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基于历史的经验来探索各种可能性。

全球化倒退、世界秩序永远改变等等,揭示的就是未来的一些可能性。笔者认为,如果排除一些眼前现象的干扰,就可以相信,更大的可能性,是冠病疫情并不会改变世界发展大势。

作出这个判断,首先是基于哲学上的逻辑。哲学的推演看似抽象空虚,但它的好处恰恰在于可以排除许多表象的干扰,因此更容易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世界格局始终在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个变化的总体趋势,就是生产力越来越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而走向“经济全球化”。这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大趋势。在这几千年的岁月里,类似冠病疫情这样的大灾难并非绝无仅有,但它们显然并未逆转这样的大趋势。

既然如此,有什么依据可以断定,冠病病毒“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凭什么说,这次疫情就会彻底打断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大趋势,使得全球化发生逆转?如果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来推演,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冠病疫情只是历史长河中偶然暴发出来的巨大事件。因此,它会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但却不会从根本上颠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换言之,不足以对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带来颠覆。

其次,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许多事物也往往呈现出复杂的两面,因此不应该只看到冠病疫情给世界秩序带来冲击的一面,还须要看到它所无法冲击的另一面。

比如,许多论者认为,冠病疫情让西方国家政客发现了口罩、药品等医疗产业分布在国外,会不利于西方国家自身的安全,因此疫后会促使他们采取措施,吸引产业链撤离中国,进而加速所谓“中美脱钩”“逆全球化”等。这可以说是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因为,实际上,一些西方政客鼓吹的所谓国家安全威胁,在这次疫情中并非真正突出的问题。中国并没有拒绝合作、限制口罩等医疗物资的出口,例如,截至4月20日,中国已向美国提供了超过24.6亿个口罩,这意味着每个美国人能分到七个口罩;另外,还提供了近5000台呼吸机以及很多其他物资。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全球产业链布局,乃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就整体而言,它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使得人类的产能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对整个人类是有益的,即使对抗击冠病疫情也是最有利。

显然,由中国来负责生产口罩、药品等医疗物资,要比在人力成本高昂的美国高效得多。如果美国坚持把口罩等产业链留在本国,而拒绝中国的产品,更大的概率是疫情到来后它将面临更严重的缺口,因为资本企业不可能长期亏本来维持强大的产能。

产业链布局的背后,更是国家利益、企业利益的交织,是资本积极追求的结果。除非西方国家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资本家不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否则,它就不可能遏制资本在全球寻找市场、追逐利润,也就不可能打碎现有的全球产业链布局,把所有产业链撤出中国,中断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冠病疫情结束后,为了挽回损失,资本只会更加焦急地在全球寻找机会,会推动新的全球化浪潮,而不是相反。

换言之,政客以所谓国家安全等理由,试图在疫情结束后重构产业链、逆转经济全球化,是逆时代潮流而动,只会徒劳无功。事实上,以产业链全球布局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原本是西方国家推动的,它们当初推动的每一步都会考虑国家安全。

经济全球化使得西方国家在实力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凭借科技、金融等霸权优势而操控世界,恰恰是有利于他们的国家安全。资本家终归会让政客明白,所谓国家安全只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

再如,认为疫情后中美会加速脱钩,甚至不可避免走向对抗,也是缺乏逻辑严谨性的。因为,它最大的逻辑漏洞在于,认为美国要防止快速发展的中国夺取其霸权地位,就只有与中国激烈对抗、摧毁中国一途。

事实上,相比于冒着巨大风险、而且势必付出巨大代价来与中国对抗冲突,作为老大的美国要让作为老二的中国永远不能威胁自己,还有更可靠的途径,那就是努力增强自己的内在实力和优势,让中国永远赶不上;而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密切合作,正可以为美国拓展市场、分担责任、化解问题等,帮助美国增强自己的内在实力和优势。

相反,一味打压中国、与中国冲突,则会使得美国陷入巨大不确定性危险,更会给俄罗斯、欧洲等趁机崛起的机会。

尽管在这次疫情中,特朗普政府的表现不佳,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美国依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内在实力和优势仍然远远超出中国,并且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机。

当疫情过后、选举结束,政客不再有借指责攻击中国来转移视线推卸责任的需要,他们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努力增强自己的内在实力和优势,与中国继续密切往来以获取市场等利益,而不是给自己树立一个像中国这样强大的敌人,才是使美国霸权延续和资本家利益得到保障的更可靠途径。

所以,中美必然要竞争,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要脱钩和冲突。应该说,这也是迄今为止,美国的政治精英仍然坚持把中国定位为竞争者,而不是敌对国家的明智和自信所在。

总之,尽管冠病疫情如此严峻,使得国际关系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不应该因此而过于焦虑,高估、夸大它对未来世界秩序的影响。全球化的稳定性超乎想象,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是,疫情结束后,世界秩序很快恢复正常,太阳照常升起。甚至更大的可能性还有,疫情过后的反思,将促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全球协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掀起新一轮更深层次的全球化浪潮。世界大势,绝不会因为一次疫情就彻底改变方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领导人频频呼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此次疫情暴发后,中国领导人首先也强调要“坚定信心”。

确实,面对疫情的冲击,世界各国应该坚持从时代发展的大势来把握潮流,放眼未来,坚定全人类团结协作、共建更加繁荣和平世界的信心。媒体和学者也有责任更多地向公众和政治家传递这样的信心。这对于促进各国相互信任、团结抗疫、共建疫后的世界,显然更为有利。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人

台海关系和舆情研究工作者

从许多人所熟知的“蝴蝶效应”来看,亚洲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或许会引发美洲的一场风暴,环境中任何细小的改变都可能酿成巨大的影响,既然如此,要准确预测全球未来的变化,又谈何容易。

赞一下
(27)
60%
赞一下
(18)
4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