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札记
上个月返家探望母亲,母亲从冰箱里拿出一把葱说,这把原来30元(新台币,下同,1.42新元),因老板快收摊了,只卖她10元。葱尾有些干枯了,老板顺手就把它切掉;没想到身旁一名老妪赶紧上前捡拾散落在地上的葱末,表示要拿回家炒来吃。母亲感慨:“生活艰苦的人真的很多。”
年初以来,因冠病而生计受影响者不计其数,旅游业、交通业者首当其冲,老字号餐厅相继宣布停业,各行各业无薪假人数增多。失业者众,故政府纾困预算一波波在朝野无异议下以最快速度通过。
继先前对特定业者和对象的纾困、贷款等方案后,行政院长苏贞昌周一宣布再扩大对有工作、但无法加入军公教保险的民众和农渔业者,在“排富”原则下发放1万元(474新元),估计有170万人受惠。
可惜中央与地方缺乏沟通协调,且政府发放条件关卡重重,亟待纾困的基层民众要请领这1万元并非易事。
全台各地区公所人员这一个礼拜来忙得人仰马翻,起初未收到公文,相关作业细节一问三不知。中央政府见状紧急简化表格,填写版本又不断更改,造成公所人员有接不完的电话,忙到晚上10时还被骂成“米虫”。
更可怜的是许多基层民众,顶着烈阳大排长龙,却发现需要准备繁琐的证明资料,多次往返奔波,“怎么跟中央讲的不一样?”有的气得不食“嗟来食”,“把我们当乞丐?”当场撕毁申请书拂袖而去。更多的是欲请领纾困金却发现自己资格不符,默默拭泪而去的绝望,里面有缴不出孩子学费的单亲妈妈,也有坐着轮椅失去举看板工作的中年男子等。
原来要申请这1万元纾困金,须符合的条件包括:原有工作因疫情请假或无法从事工作致家庭生计受困;未领有其他政府机关纾困补助;依家户存款(家户内每人存款15万元免纳入计算)及收入总额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费为当地最低的1.5倍以上、未逾两倍;家户平均所得高于各县市基本生活费1.5倍低于两倍者。此外,凡是农渔民实际从事生产工作者,也可排富发放1万元,包含报税所得50万元以下未领取3万元纾困者。
平心而论,看得懂上述内容者,今天也不至沦落到要申领这1万元。卫生福利部长陈时中试算了一下,也忍不住抱怨“好难”。
而且,为了要证明是否符合以上资格,申请者必须携带家中所有成员的身份证、存折以兹证明,但同户籍者不一定住在一起,要取得这些资料并非人人能办到,难怪民众认为政府存心为难,讽称“蔡英文的钱难拿”。
看到区公所乱象,新北市长侯友宜立马到第一线向公所人员表示,既然是急难救助,一切从宽认定、资料从简、尽速发放。他亲自向民众解说,只要带身份证、写切结书(宣誓书)即可。侯友宜及时的反应与魄力获得民众好评,其他县市长也立即跟进。台北市长柯文哲以中央政府“暴投”形容台北市政府什么球都接,但接得很痛苦。桃园市长郑文灿则说,他会用“千手观音”的态度来接每一颗球。
农委会见状,立马宣布可请领1万元的农民有120万,其中99万人有农保和户头资料,下周五前会直接将1万元汇入户头,不用到农会申请。
苏贞昌随后也从善如流,周四向民众及区公所基层人员道歉,强调有错就改,愿意再简化流程,民众只要带身份证、填写切结书即可,对政府做得不够周到“我负完全责任”。
政府早就估算这波纾困将有170多万人受惠,其中农民120万人、渔民20万人,无投保不定时工及流动摊商共34万人。既然农委会可宣布直接将钱汇入农民户头,同样拥有全民纳税纪录和相关资料的政府何不对这34万人比照办理,以解其燃眉之急?
有人说,苏贞昌当时要发放纾困金举卖玉兰花者为例,造成某些人为了检具证明抢卖玉兰花,致使玉兰花价格涨了六成。也有人质疑一些摊商所得不低,但总不能为了极少数人造假,而置多数亟需救助者于不顾,他们填写切结书若有不当,事后还得背负法律责任。
对于生活在底层的困苦人士,每一块钱都是救命钱,为政者真的毋须太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