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毛:“三桶油”如此亏损,不如放开
时间:2020-05-06 12:33
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
观点评论
最近几天,三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高层接连开会发话,要求企业做好应对举措,准备接受“至暗时刻”的挑战。
什么“至暗时刻”呢?就是当下油价暴跌的现实,并且,低油价将会持续不短时间。为此,“三桶油”都提出了应对的重要举措,做好长期思想准备,推行降本增效。
今天是4月29日,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石油净亏损162.3亿,中石化净亏损197.82亿。这“两桶油”合起来,总共亏损超过360亿。诚然,2020年第一季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需求锐减,但是,这国际油价的下降却是很实在的。
4月28日,受存储空间紧缺等因素影响,美油6月原油期货重挫15%,收盘价约10美元/桶;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跌2.64%,报22.45美元/桶。如此低的油价,早已经超过了我国的油价调整的“地板价”,即40美元。而虽然低于“地板价”,可是我国零售市场油价并没有受影响。
尽管按照规定,一旦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每桶,我国实际销售的成品油价格,形成的差价金额部分就成了必须上缴中央国库的风险准备金。不过,这中石化中石油第一季度如此巨亏,还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目前我国的成品油市场处于绝对垄断状态,经营企业也就是“三桶油”。石油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出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上游勘探开发、中游运输和下游炼化销售。中石油是国内最庞大的石油上游勘探企业,但下游业务相对较少,而中石化则有国内最大炼化和销售板块。
同时,我国又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国内自产的石油满足不了需求,全国每年进口原油都在70%以上。
综合以上因素,当国际超低油价背景下,国内庞大的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就转变为沉重的成本负担;而当国际油价上涨时,这中游运输和下游炼化销售又限制了收益的增长。如此以来,无论是油价上涨,或者是油价暴跌,我国的石油企业总是亏损为多的。
当然了,由于石油行业是国企垄断的,这相应的各种刚性成本也是影响收益的重要因素。要不然,“三桶油”应对的举措就是降本增效,将降低成本当做提高企业效益的唯一,且很重要的举措。
处于国内基础能源行业的“三桶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国内各项经济活动的硬性成本之一。本来,如今国际油价处于超级低廉状态,我国又是进口的大国,哪怕是如今市场上成品油都是三四个月以前进口的原油炼制,只是油价超低已经不短时间了,若是能够顺势降低国内市场成品油的价格,起码,可以大面积大幅度的降低国内各项经济活动的成本。
极大的降低国内各项经济活动的成本,如此就能让国内的商品服务,尤其是运输成本极大的降低。显然,这就是增加国内商品或者服务的竞争力,提高销售与消费的合理选择。然而,“地板价”的存在,让风险准备金上缴国库,的确,这样的意义也很大。只是,与普遍性的降低国内商品与服务的成本相比,后者的价值也许更大。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凡是国企存在的领域,普遍性的“成本高、效率低”。如国内石油行业一样,“三桶油”的存在,直接垄断了上下游领域,导致总体成本刚性,以致于无论是国际油价高或者低,都无法让国企收获足够的利润,反而成了产能过剩的典型。比如说,中石油2019年财报显示,受国内炼化产能过剩、毛利空间收窄、化工产品价格下降及该公司推进内部价格市场化等因素影响,其炼油与化工板块去年实现经营利润137.64亿元,同比下降69.2%。
到此,我以为或许打破垄断,放开竞争,同样能够确保我国能源领域的安全,关键的是,如此能够带来高效率和成本的大减,完全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别的不说,国内山东还有少量的民营石油企业,尽管有进口配额的限制,然而,不但能够实现盈利,而且让山东区域内的成品油价格油品都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总之,若是企业长期亏损,老指望着政府的补贴,对这样的企业还是倒闭破产的好,否则就是产能过剩。如国内的石油化工领域,或许放开允许竞争的话,就不会如现在这样的,成为政府的负担,也无法让国内经济享受到国际油价暴跌的福利。毕竟,能源不仅仅只有石油嘛,就是放开石油领域,也还有水电、核电、新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