梶谷怀:中国冠病危机的经济对策

时间:2020-04-30 06: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梶谷怀

2020年初,2019冠状病毒疾病袭击了以湖北省为首的中国全境,疫情促使中国政府作出封城决定,叫停了人和物的流动,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3月16日公布今年1月至2月经济指标,同比零售额减少20.5%,出口下降17.2%,工业增加值下降13.5%,固定资产投资减少24.5%,均比去年下降20%左右,给国内外带来巨大冲击。针对因冠病疫情受到冲击的经济,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对策,该如何评价呢?

冠病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尤其表现在对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打击。

在供给方面受到冲击最严重的,可以说是全球供应链核心的制造业。为了控制疫情,回乡的农民工无法返城,各地出现人手不足;另外由于湖北省等地复工较晚,以汽车产业为首的零部件供给不足问题日益严重。此外,在沿海地区从事农业的内陆地区农民,也因返乡出现人手不足,蔬菜等农作物价格也都创下新高。

一方面在上述领域出现严重的人手不足,另一方面服务等行业反而出现大量失业和降薪等危机。今年2月城市调查显示失业率为6.2%,比1月的5.3%大幅上升,创下公布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另外,很多苦于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以封城休业为契机实施了减薪措施。

面对这样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冲击,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向苦于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提供充裕的流动资金。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等管辖经济政策的五个部门,联合发表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收到通知后,中国人民银行立即向以湖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的企业、生产医疗品和生活物资的产业,还有受城市封锁影响较大的零售、住宿、饮食等产业、小型零星企业等为对象,实施了大幅度低于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水准的低利息融资。

但是,因需求下降而陷入困境的企业,需要金融政策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劳动力不足等供给方面出现瓶颈的产业中,必须警惕价格上涨,这样一来对金融政策的把舵极其困难。

为此,中国政府在比较早的阶段,陆续对社会保障费和住房公积金实施有期限的免除政策,特别是对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的中小企业为对象,推出减税等财政措施。到目前为止,据说总财政支出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

只不过,这是否足以缓和对经济的冲击还存有疑问。受3月以后全球感染扩大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也相继推出支撑国民生活的紧急经济对策。美国向国民支付现金总额为2.2万亿美元,占GDP约10%规模的补助金。德国和香港也通过财政支出,实施面向个人和经营者的现金支付。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于通过财政支出,直接补贴国民收入的做法极为消极。

不过,中国政府也承认了有进一步推出财政资金的必要性。在3月27日召开的中共政治局会议上,缓和此前占GDP约3%的财政赤字规模,时隔13年批准发行特别国债,正式开始推出财政政策。政府决定将城市间的高铁建设、5G等高速通信网的建设、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智能工厂的扩充,即所谓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公共投资,作为今后经济刺激政策的重点。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政策的特征是,一、与其对个人收入补偿,中国更重视向企业提供低利息贷款;二、在供给方面,对受冲击较大的领域出现需求减缓,采取刺激政策;三、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时,优先考虑重视效率的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说,中国政府重视资源的效率性,比起需求方面更优先应对供给方面的冲击,算是忠实于主流派经济学的对应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政府的对应措施,和美国特朗普等重视现金补贴和工资保证为中心,为劳动者提供救济、缓和对需求冲击的经济对策截然相反。

但是,中国政府过于重视经济效率,在失业率大幅上升,对小微规模的经营者,和被搁置在不安定雇佣环境中劳动者的救济是否不足,还存有疑问。现在这种社会底层的声音,在国内外的媒体上几乎没有被提及。但是这样下去,让人忧虑中国内部社会阶层原有的分裂,可能恶化。

由于冠病疫情危机越来越严重,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预计其对策将长期化,必须持续关注中国的经济政策以及其副作用。

作者是日本神户大学教授

赞一下
(11)
84.6%
赞一下
(2)
15.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