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千变万化损经济 政策靠地方政府拿揑

时间:2020-04-26 08:1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明报社评

全球疫情仍未有平息迹象,国际机构对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影响的评估也在不断修正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也3次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应对方案,从提出金融手段支持企业,到最近一次加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提出“六稳”到“六保”,再加上稳中求进,稳定也要“积极进取”。疫情前所未有,应对措施很大程度需各省市政府按照当地实际情况适度拿揑,不能简单死板执行中央政策,这是对地方官员最大的考验。

中小企举步维艰

地方扶持要积极

中国大陆疫情导致全国经济活动一度停摆,首季经济增长率出现史无前例的下降6.8%,各行各业饱受蹂躏。及至疫情稍为缓和,中央在3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在复工复产的同时,也推出很多刺激措施,包括发行特别债券融资,为企业贷款补贴利息和延期还本等金融措施,以促进扩大内需。重提去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的“六稳”目标,包括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和稳预期。虽然大陆疫情大致受控,国际疫情则继续发展,全球经济严重受挫,不到一个月,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提出新的经济对策。

复工复产已经开始了一个多月,大企业都基本恢复生产,但中小企仍然举步维艰,原因除资金不够充裕和技术含量低等“先天不足”因素外,国际市场不景气,不但没有新订单,连原来的订单都被取消,亦是致命伤,这次政治局会议有针对性地提出,“要着力帮扶中小企渡过难关”和“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虽然有实质的政策扶持,但始终需要地方政府落实,而各地财力不一,加之扶持中小企的政绩不容易在短期内有所体现,是否能够做到着力帮扶,存在疑问。关键还在于各地的消费市场何时复兴。

这次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扩大内需。然而,鼓励消费的政策与防止疫情反弹的要求有所矛盾。居民消费意欲下降,除购买力不足外,还有对感染疫症心有余悸。很多地方大力宣传,只要正确采取防疫方法,外出消费是安全的,一些地方更向居民派发数千元不等的消费券,也有地方首脑高调带头消费,营造气氛。然而,不少原来复工的工人,现在被迫放长假甚至被辞退,疫后回到大城市复产不久的员工,又要买棹还乡,还能保住饭碗的居民自然对消费采取观望态度,未敢贸然到商场饭馆聚集,本来有望恢复的消费市场也只好望“客”兴叹,政府也有防疫大于天的责任,一旦疫情反弹,官员乌纱不保。突显要同时做到防疫和扩大内需的两难局面,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如何拿揑,确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六稳基础加六保

复工复产加复商

百业萧条,中央当然不能“坐视”,最新的提法是要“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保基层运转。当中有必须依靠中央政策才能保住,包括粮食能源安全等等,但保民生和基层运转等,就需要地方政府来执行。总的来说,中央与地方的分工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由中央来保,兜住民生底线由地方政府来保。中央还提出“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地方政府在稳健与进取之间如何取舍,也是两难。积极保民生是需要财力支撑的,虽然中央对于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限制有所放宽,但举债对于地方政府财政稳健又造成隐忧,一旦过度增加货币供应而未能达至经济增长的效果,地方官员的政绩就会无从体现,稳健与积极哪个诱因更大,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又是一个考验。

除了“六保”这个硬指标外,还有一道死命令,就是要“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国脱贫是2015年提出的,目标是要在今年内完成,经过多年的努力,7000万人脱贫的任务,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公里,但52个贫困县内的1113条村,要做到脱贫“一个不能少”的目标,本来在正常情况下也不是很大的难题,但现在全球疫情肆虐,这个目标是否可以延期,却是不容讨论的问题。脱贫任务与保民生两者本来并不矛盾,而仍然存在贫困县的省份,政府财力本来就不强,承担脱贫任务是百上加斤,但一个是死命令,一个是硬指标,地方官员是否会因为顾此失彼,而被批评为“不求进取”,谁也心中无数。

新冠疫情是前所未有的,按照政治局会议的形容,是极不寻常的,由此而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能是墨守成规的,而中央订定的任务,有些是需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而适当调整,地方官员如果规行矩步,则有可能顺得哥情失嫂意,难有两全其美的万全之策。中央政府应该给予地方官员适当的灵活性,地方官员也需要本着为民福祉的初心,共同为应对疫情而攻坚,国家才能履险如夷,渡过难关。

赞一下
(18)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