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兴:陆生会回来吗?

时间:2020-04-25 13:0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台湾自2011年开放中国大陆地区学生来台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希望可以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强化两岸和平往来。遗憾的是,就当第十年的陆生招生即将开始之际,大陆教育部以“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两岸关系形势”为由,在4月9日发布《暂停2020年陆生赴台就读试点工作》。

从“陆生元年”开始,十年间两岸间的良好互动,似乎事与愿违。虽然个别经验的美好不绝于书,但社会整体对陆生的氛围仍不友善。陆生间很多人已经私下讨论“陆生末年”这件事,大家隐约猜到会有这么一天的来临,就是没料到连10年都没有撑过。

十年间,其实两岸经济贸易往来颇有增长。然而伴随全球化苦果而来的贫富差距恶化,也在台湾出现。连带地,欧美国家选举结果显现的民粹、排外的政治大势也笼罩台湾。地方主义的本土政党以意识型态挂帅夺下政权,年轻陆生竟要无辜背负许多两岸对峙的原罪。

德国电视剧《吾母,吾父》(Unsere Mutter, unsere Vater)反思,何以二战时期纳粹统治下的人们会仇视犹太人,但之前及之后的德国人都没有这种仇恨?主要就是受到种族主义的后天教育,纳粹政治宣传无情地毒害了一代德国人。

台湾民间信仰中常见的关公、妈祖、五府千岁等神明都来自中国大陆,两岸本无种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天然差距。抛弃兵戎相见的过去,共创和解繁荣的未来符合彼此利益。但台湾本土民粹政党为了一党私利,不断弱化宪法的统一立场,却强化陆生陆客陆配的“他者”身分,制造种种针对性的刁难政策。殊不知真正的歧异是两岸的宪政体制,但本土政党执政后不敢真正碰触政治深水区的议题,只以对岸在台的普通百姓为代罪羔羊,制造各种心灵与精神骚扰。以致于把憧憬台湾“自由民主基地”的陆生推向认同中共,使台湾变成他们的“爱国主义基地”。

作为曾经参与《陆生元年》写作的一份子,对事与愿违的变化感到遗憾。我们曾经大言不惭宣称“陆生元年是改变历史的关键一年”。10年将届,历史真的已经被改变了,还是又退回了原点?

当然,如社会学家高承恕所言,历史长河迂迴流过。透过教育,透过两岸青年学子直接的相互学习是迈向未来和平发展的根本之道。但这是一条漫长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的累积与努力。香港作家张倩仪在《大留学潮》书中也看到,晚清以来近代中国的留学生前仆后继,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极快,但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则往往不待30年以上看不出端倪。

因此,陆生来台在十年后突然叫停,与其说是两岸交流回到原点,毋宁说是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效应。

申言之,陆生及两岸高教交流的小历史,镶嵌在两岸关系的大历史脉络里。而两岸关系的大历史,又镶嵌在中美竞合的宏观历史中。中断陆生来台“试行”,貌似历史长河在2020年转了个弯。但其实在眼前陆美对峙与两岸急冻的大历史下,几乎也是不出所料的一个必然。

至于陆生会回来吗?还看历史长河何去何从。如果中美合作,共同解决人类与微生物、与地球、与自然的诸种问题,那么两岸年轻世代重回深度互动自然还是乐观。反之,如果中美冲突,历史长河淤积在纷扰的沙滩上,形成难解险恶的波折,那么与其把年轻人推向凶险的礁石感受无情的人性丑恶,不如暂时缓缓,让隔离的智慧、距离的美感在新世代的心里酝酿。

等到闹得不像话的民粹世代伴随烟硝四散退出时代舞台,接班的新生世代自然会从烽火后的喧嚣站起,重新找到和解的模式与爱的力量。

(作者叶家兴,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赞一下
(42)
76.4%
赞一下
(13)
23.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