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大陆经济体质依然健康

时间:2020-04-24 15: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旺报社评

新冠肺炎疫情殃及一百多个国家,全球景气急冻,前景不明。IMF最新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短期景气几乎已无V型反转可能,2020年全球经济成长率将下滑到-3%,是2008年金融海啸时期-0.1%的30倍,也是近一世纪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欧元区及日本将是3大重灾区,衰退幅度分别达5.9%、7.5%及5.2%,中国大陆虽然仍可维持正成长,但将从6.1%急速萎缩至1.2%,少了将近5%,显见疫情正不分彼此地戕害各国经济。

面对严峻的经济情势,外界开始探究,近10年来,大陆企业及家庭在国家支持下大举扩张信用并累积债务,将随着企业大量倒闭与失业,迎来一波债务违约潮,可能进一步引发全面性系统性风险。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截至2019年第3季为止,大陆非金融部门企业及家庭债务占GDP比重分别为150.4%及54.4%,而这两个数字在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前,不过只有98.5%及18.8%。这10年间,两者增幅相当惊人。特别是大陆家庭债务组成,主要是以房地产贷款为主,比重将近6成。而房地产又与景气息息相关,一旦经济急速萎缩,过去10多年来的房市泡沫可能会被就此戳破,无形中除了加剧家庭偿债压力外,也会增添银行体系违约风险。也难怪外界会担心,当景气严重下滑时,这些庞大债务可能会是压垮大陆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如果考虑到大陆经济体制、融资结构与政府因应能力3因素,就会有不同的图像。简单来说,大陆债务问题不是现在才出现,也不是最近才飙高,其实已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自2009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后,国际上就传出对大陆债务过高的担忧。只是,10年过去了,这样的担忧还是在,但大陆还是屹立不摇。原因在于经济体制的优势,让北京政府可以透过国家的力量,如强制性的债转股、地方债务置换、人民银行保证等方式,化解可能的债务风险,这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想做却做不到的。

那么,债务问题是不是只是暂时压住,迟早会爆发呢?如前所述,大陆债务飙升主要源自于企业及家庭债务,中央政府负债占GDP比重连40%都不到,且外债比重极低(2018年仅有14.4%),国家支应债务能力非常高。即使这一两年来,债券市场违约频传,案件数及金额屡创新高,但对照整个企业债务规模,违约金额几乎等同蚍蜉撼树。万得资料库的统计指出,截至2020年1月止,大陆企业债规模约为24兆人民币,而2019年企业债违约金额为1424亿,占比只有0.6%,其实很难形成连锁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大陆债务结构跟欧美先进国家不太一样,大多是透过银行体系形成的间接金融债务。也就是说,大陆债务背后真正的债权人是银行而非企业或家户本身。在这样的结构下,一旦企业(与景气连动)或家户(与房地产连动)的违约风险增高,首当其冲的将会是银行体系。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绝对不可能坐视银行体系出状况。更不用说,自2006年兑现入世承诺开放金融市场以来,大陆主要商业银行几乎都已累积庞大的资产,资本适足率也都在高标以上。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名,大陆的工商、建设、农业及中国银行,已经连续两年都雄踞前4名,2019年利润总额更是美系银行加总的4倍之多。这也代表,大陆金融体系应对债务危机的能力与筹码,十分宽裕。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大陆经济体质并非外界想像的脆弱。加上近年来加速推动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让大陆更有本钱抵御外部经济下滑所带来的风险。从所得循环流程图来看,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指出,近10年(2010-2019)消费、投资及净出口对经济成长贡献平均分别为59.2%、42.3%及-1.5%,这清楚刻划出大陆目前经济成长动能完全取决于内需表现,而非外需。在这个大前提下,就算外部需求强烈萎缩,也不见得会对大陆经济造成无法抹灭的伤害,更遑论走向崩溃一途。

即便如此,北京不能大意。该做、该采行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及弱势族群的纾困与振兴措施,更要大胆推出,绝对不能保守以对。毕竟国际主要经济预测机构都已示警,此波全球经济衰退力道,堪可比拟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轻忽与怠慢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

赞一下
(31)
81.6%
赞一下
(7)
18.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