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人都可以透过网络提出观点的世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假新闻更加无奇不有。从抗疟疾药物和饮酒有效治疗新冠肺炎,到5G导致疫情传播等假新闻充斥全球网络,制造恐慌不利抗疫之余,更加有机会令人赔上性命。不过即使是高学历人士也未必能够避过假新闻的“陷阱”,到底为什么?
全球数百万人因为疫情“被困”家中的同时,假新闻和不同的阴谋论透过WhatsApp、Facebook、YouTube等充斥网络。假新闻除了引致英国和荷兰有讯号塔遭纵火之外,伊朗也有人误信饮酒抗疫,多人因为饮用工业酒精或假酒丧命。网络也有传俄罗斯放狮子上街阻止民众外出,甚至一度传出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病逝。
信不信假新闻与高历高低也似乎没有关系。作家布罗根(Kelly Brogan)便是一个好例子。她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于康奈尔大学修读精神病学,拥有医学博士学位,但她却质疑新冠肺炎是否真的存在。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部份人误信假新闻是因为消息几可乱真。在资讯爆炸的时期,读者通常凭直觉判断消息的真伪。澳洲国立大学心理学讲师纽曼(Eryn Newman)在2012年的研究已经发现,为新闻加插图片能够增加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同一原理,利用描述语言和生动的个人故事也令人觉得消息可信。有研究也指,认知反射测试分数较低的人,即倾向凭直觉作出判断的人,也较易误信谣言,无关智商高低。
对抗假新闻的另一难关在于堵截消息传播。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研究员Gordon Pennycook针对疫情假新闻进行研究,要参加者凭新闻标题辨别真伪,当中只有约25%参加者认为假新闻是事实,但35%参加者却会转发新闻,意味有人即使认为新闻是假,却仍然会转发。他们可能是将核实信息的责任转嫁他人,或者是希望有助亲友,反正即使是假的也无伤大雅。不过重覆的消息看得愈多,即使起初抱怀疑态度,也愈有机会让人信以为真。
对抗假新闻成抗疫另一战线
以英国为例,英国电信局(Ofcom)进行的调查发现,约2,000名受访者中,有近半成人曾经接触过网络的假新闻,约40%的人认为很难辨别消息真伪。英国办别消息真伪的组织Full Fact副总编辑米尔恩(Claire Milne)表示,大量假新闻从一个地方开始,之后翻译成不同语言,开始蔓延到不同平台和国家。假新闻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疫情的另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