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台湾520和平之窗还打得开吗?

时间:2020-04-02 08:1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旺报社评

民进党内的“两岸鸽派”终于出来说话了。继许信良在3月19日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举行的论坛上表示“疫情下两岸应互助合作”之后,3月31日许信良、洪其昌又藉英系背景的两岸政策协会举办的记者会,再次向大陆表达合作的意愿,并呼吁蔡政府不宜再坚持使用“新冠病毒”称呼。

这股声音在民进党内部到底有多大的代表性?外人不得而知。毕竟长期以来在高涨的台独、反中民粹下,两岸关系理性务实的声音在民进党内处于非主流。无论是早期许信良“大胆西进”、谢长廷提出“一国两市”,还是后来谢系推动“宪法各表”、柯建铭抛出“冻独”提案,民进党内两岸论述的温和声音总是一闪即逝、昙花一现。

但不可否认,希望两岸务实交流合作、要求两岸关系稳定、别玩过火的声音,在民进党内部绝不是少数。只是出于各种各样的政治考量、基本盘压力,这些人往往沦为“沉默的螺旋”,少说为妙,能不说就不说,有的人甚至一下子走到对立面,从“鸽派”跳到“鹰派”。

不过,从此次许信良、洪其昌不顾目前日益高涨的民粹压力,在短短十多天内密集发声,担忧两岸对抗恶化的言论来看,真的说明民进党内不少人急了!虽然仍是“老面孔”,但作为绿营大老,他们身份上压的住,并藉助官方背景的亚太基金会、英系背景的两岸政策协会发声,背后的政治意涵不言自明。

结果呢?就在许信良、洪其昌呼吁蔡政府不再坚持“新冠病毒”次日,蔡英文的敞厅谈话还是用了“新冠病毒”,在提及台湾可对外援助口罩时,亦闭口不谈大陆,也未见对禁止口罩出口大陆做出任何解释。这一现象说明,或许民进党内已经涌起一股希望改善两岸关系的力量,或许蔡英文本人也希望两岸关系维持稳定,但身处目前民意结构、权力结构中的蔡英文,想在两岸关系上转身,谈何容易?

平心而论,陆方对蔡英文、对520新政府还是“留了一扇窗”的。即便此次肺炎疫情已经让两岸“仇陆vs.反台”民意升到最高点,但陆方国台办、官媒都始终未点名批蔡,连对赖清德准副总统也比较客气,而是把舆论炮火对准苏贞昌、陈建仁这些“旧人”,即便曾指名批判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也对主委陈明通有所分寸。这说明,大陆的做法很有技巧,保留了两岸关系转圜的空间。

那么,球又回到了蔡英文手中。目前的问题在于,即便蔡本人有意缓解两岸对撞危机、民进党内温和派也有意促成两岸破冰,但总统身边那一众生龙活虎的中青年幕僚却无意和大陆改善关系。毕竟,蔡英文之所以能在2020年“逆袭”赢得选举、获得青年人追捧,完全依赖于这些熟稔网络生态的中青年幕僚,而这群人正是反中民粹的操盘手,也是对总统影响最大、最深的人。可见,蔡英文的难题不仅仅是苏贞昌这种民粹政客,“红墙之内”的阻碍才是改善两岸关系的真正困难。

既然如此,两岸关系真的没有希望了吗?未必。归根到底,稳定两岸关系、扭转两岸对抗的关键角色,还是有赖于最高领导人的决断。以中美关系为例,早在2015年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察觉到中美关系到达“临界点”后,美国朝野政坛、主流舆论、社会民意的反华意识就逐渐成为主流,以至于这两年出现“新冷战”的共识。

微妙的是,特朗普虽然一心要藉贸易战敲打大陆,但他并没有很重的意识形态包袱,在他眼里大陆只不过是一个“占了美国人太多便宜的家伙”,而非传统右翼政客眼中和苏联一样的强大敌人。因此,尽管近期美国政坛对大陆的不友善氛围已经超过了1989年,但特朗普维持良好私交与畅通管道。而中国早就把“元首外交”视为稳定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故中美关系仍可以维持斗而不破、竞合并行的局面,关键角色就是习、特两位领袖。

同理,两岸领导人应该思考,两岸关系已经糟到如此田地,如果能够以现有的高度、威望,扭转两岸对撞的态势,大开大合地走出一条两岸和平之路,必然是台湾之幸、中华民族之福。

赞一下
(14)
16.9%
赞一下
(69)
83.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