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社评
疫情重挫全球经济,香港亦面对前所未见冲击,2月零售业销货额急跌44%,是历来最大跌幅,港府因应疫情推出新措施,限制食肆和4人以上公众聚会,经济难免雪上加霜,政府短期须加强纾困力度撑经济保就业,支援受影响行业及打工仔,同时亦要有应付持久战打算。全球疫情未知延续到何时,乐观以为入夏可望放缓是一厢情愿,倘若要等到一年后疫苗面世才能结束,便不可能一味光靠抗疫基金派钱长期“吊盐水”。抗疫“战时状态”,需要“战时经济模式”配合,人人都要跳出思维框框,针对疫下社会新形势提供服务,政府应善用资源积极介入,促进市场新需求和供应的有机结合,不能囿于自由市场观念守株待兔。
零售寒冬食肆惨淡
合理合度支援纾困
香港经济寒冬不知何时结束,疫情之下访港旅游业停顿,无薪假情况普遍,不少人近乎零收入;疫情严重打击本地消费,饮食业和零售业首当其冲。昨天政府公布,本港零售市道连续13个月下跌,2月份零售业总销售货值约为227亿元,按年急跌44%,跌幅较1月的21.4%更大,是有纪录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政府形容香港正面对史无前例的经济打击,零售业环境短期极为严峻。
政府财政预算案全民派钱1万元,另外拨款300亿元成立“防疫抗疫基金”,支援受影响行业,首轮纾困措施,包括支持零售和旅游业等,合资格中小商户一般可获8万元,首批津贴可望4月初发放。津贴措施并非人人有份,总有人会不满,美容业、补习社和网店未有受惠,怨言甚多;政府支援受影响行业,盼以各式纾困措施“吊盐水”,阻止倒闭潮出现、失业恶化,工会质疑当局为何不直接出钱帮打工仔,以及提供失业救济,至于受助中小企则觉得区区8万元帮助有限,仅属“止咳”,聊胜于无。
疫情同时引爆公共卫生、经济和金融三重危机,更复杂是三者交织纠缠,出手救这边,可能加深另一边危机。西方疫情失控,大批港人从欧美返港,香港输入病例大增,社区大爆发风险日增,政府为了设法切断社区传播链,推出严厉社交疏离措施,包括限制食肆入座人数及4人以上公众聚会,对食肆及不少零售商户均是沉重打击。放眼英国等地,当局推出严厉社交疏离措施之余,均有补助受影响商户,诸如代付一定比例薪酬换取雇主不炒人,港府当然亦应提供支援,只要金额合理,相信公众亦会接受。政府表示会启动第二轮抗疫基金,再次动用数以百亿计港元,协助水深火热行业及员工。当局应展示诚意,与相关持份者会面,尽快提出一个合理合度的具体援助方案,至于业界亦应明白,疫症当前必须顾全大我,现在不是开天索价的时候,更不应该以罢市作为谈判要胁手段。
战时状态旷日持久
政府协助供求配对
全球疫情急转直下,确诊病例突破80万。看待疫情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抱最好期望、作最坏打算,倘若入夏后疫情真的退却,当然最好不过,可是观乎疫情走势,年底前会否缓和下来也是疑问。人人要有心理准备,严厉社区疏离措施短期内未必消失,有可能随着全球疫情起伏,在今年断断续续实施,最坏情况可能要等到明年疫苗面世,疫情全面结束后方能彻底解除,这亦意味人们因为疫情而改变的生活习惯及社会运作模式,将要维持一段较长时间。倘若不幸出现这种情况,港府纵有近万亿元财政储备,也不可能单靠派钱纾困,又或与大业主携手减免租金,给受影响行业长期“吊盐水”;即使当局肯持续出钱,受影响商户也未必能捱这么久。无论政府还是各行各业都要跳出既有思维框框,在抗疫持久战中寻找出路。
世纪疫情当前,各地政府皆将抗疫视作一场“战争”,“战时状态”旷日持久,无可避免需要“战时经济”配合。社会进入抗疫战时状态,以往不少需求骤然消失,既有的生意模式自然行不通,这亦是刻下旅游、饮食和零售业的困局,不过“战时状态”下,人们生活模式改变,其实亦衍生很多新需求,问题在于商业经济运作存在惯性,不易一下子突改配合新需求。举例说,市民留家减少外出,外卖需求理应显着增加,惟以往港人外出用膳实在太方便,外卖支援网络不算成熟。虽然近年本港出现一些网上外卖平台,以收取佣金形式代食肆送外卖,可是现有送货队伍规模始终有限,部分中小型食肆及茶餐厅人手紧张,外卖送货能力更加有限。
市场无法一下子自行调节,政府应该抛开自由市场包袱,思考能否扮演“战时经济活动协调者”角色,促进疫下市场新需求和服务供应的有机结合,而非仅仅“吊盐水”。商场业主可否与场内食肆合作,找暂时无工开的旅行社导游帮手送外卖?校巴公司生意惨淡,若暂时伙拍速递公司协助送货又如何?只要肯想像,总有很多配对组合可以考虑,当局可积极接触不同业界,了解各方情况和市场需求,让供与求有较佳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