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中国抗疫物资撞上“质量门”(2)

时间:2020-04-01 07:4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不过,这难以消除外界对中国制造的抗疫物资的疑虑。有不愿具名的欧盟官员对媒体直言,这些事情是对欧洲的一个“粗鲁警告”,“不应放弃质量控制,否则等于把宝贵的稀缺资源扔出窗外,进一步削弱我们的医疗体系并加剧病毒扩散。

中国是全球医疗产品的主要生产国,疫情暴发后,中国的一些医疗产品工厂增加产量,也有其他行业的工厂转而生产口罩、消毒剂等防护用品,显著提升中国相关物资的产能。如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其他国家疫情告急,中国生产的医疗防护物资转向国外销售,是可预见的民间贸易活动。

这些生产防疫物资的中国企业正一窝蜂申请出口,据《南华早报》报道,目前中国有超过100家公司取得了向欧洲出口检测试剂盒的资质,但仅有13家公司在中国有相关资质。

平心而论,很多防疫物资的出口属于商业行为,一些中国企业看到商机,开拓海外销售渠道,不排除有不法商家把赚钱放在道义之上。即便不是有心为之,少数防疫物资在质量上出现疏漏也在所难免,即便在美国,早前也发生检测试剂盒存在缺陷的问题,更何况中国工厂得在短时间内应付来自世界各地数量大、需求急且标准不一的订单。

不过,眼下全球正处于灾难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下,检测试剂盒的质量决定能否准确甄别受感染者,及时采取救治和隔离措施;防护口罩的质量也将决定能否保护前线医疗人员,这些都更加牵动人心。当前,中国正雄心勃勃地力推抗疫外交,在美国因国内疫情而自顾不暇、国际领导力缺位之际,中国正努力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向国际社会提供防疫物资,是中国抗疫外交的一项主要战略,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把好防疫出口产品的质量关,对中国总体形象来说可能不是加分,反而是减分。

即使从较低的商业层面看,生产防疫物资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切面。如果中国此次在满足全球防疫物资需求上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世界工厂”的质量实力,那么,这一刻运送到世界各地的每一片口罩、每一个检测试剂盒、每一台呼吸机,都将是中国制造的形象大使,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标志,将让中国商品一举清扫廉价、低端生产的外界刻板印象。是擦亮“中国制造”的招牌,提升大国的形象,还是反之?这个契机中国会怎么把握呢?

赞一下
(110)
82.1%
赞一下
(24)
17.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