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砸锅卖铁也应对隐性感染者做调查

时间:2020-03-26 10: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3月20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的一篇报道指出,初步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隐性病例可能占所有感染病例的60%左右。

该结论的主要证据,是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邬堂春团队3月6日在医学论文预印本平台medRxiv网站发布的论文。该篇论文分析了武汉市卫健委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截至2月18日的25961例实验室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邬堂春团队通过建模分析估计,武汉市至少59%的感染病例是未被发现的,其中可能包括无症状和症状轻微的病例。论文认为,对未发现病例进行估计,对持续监测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无症状病例占几何

此前,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可能远高于预期。无症状感染者包括始终不发病的隐性患者和潜伏期患者。所谓隐性患者,指的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但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与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发现。

世卫组织于2月16日至24日在中国考察后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列入了“无症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称“已有无症状感染的报告,但多数在报告时无症状的病例随后会出现症状”。报告指出,“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尚不明确,但相对较罕见,也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最新的统计数据和建模显示,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人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的全球监测》,“无论有无临床体征和症状,经实验室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者”均为确诊病例。

但中国的确诊标准与此不同。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将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分为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两类,此后,无症状感染者不再被列入确诊名单。

在2月5日更新的诊疗方案第五版里,首次明确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韩国采用的是世卫组织的确诊病例定义。韩国疾控中心主任郑银敬在3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韩国目前的无症状病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这可能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广泛的检测。”截至3月18日,韩国已经进行了近30万次检测。在韩国疾控中心报告的无症状病例中,有20%以上的感染病例在出院前仍无症状。

2月13日,《国际传染病杂志》收到北海道大学流行病学家西村浩史等日本专家的论文。这篇论文对从武汉包机撤离的565名日本公民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撤离者有13人感染,其中4人为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为30.8%。就此,西村团队估计,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可能有少于一半的感染者没有症状。

“钻石公主”号邮轮的样本可能更接近实际情况。3月12日,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数学流行病学家杰勒多·考尔教授在《欧洲监测》发表的研究显示,截至2月20日,船上634人为阳性,考尔的统计建模估计,无症状感染比例为17.9%。

近期有研究显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可能具有高度传染性。3月8日,德国一个研究小组在医学论文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布的研究显示,一些新冠病毒患者在发病早期症状较轻时,喉部拭子的病毒水平就较高。

广东省疾控中心于 3月19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指出,广东省发现的17例有症状患者在症状出现后不久检测到较高的病毒载量,1例无症状患者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患者相似,这提示了无症状或轻症患者的传播潜力。

赞一下
(53)
82.8%
赞一下
(11)
17.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