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说健康人戴口罩难防新冠,理由引争议

时间:2020-03-17 16:0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戴还是不戴,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选择难题。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各国对公众是否要佩戴口罩问题产生明显分歧。

3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尽管如此,当天特朗普的发布会上,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官员安东尼·弗契在回答记者关于目前应防控疫情方法是否有效的提问时,只强调勤洗手、不到拥挤的地方去,并未提及佩戴口罩。

欧美官方及媒体一直宣传,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佩戴口罩,健康人不仅没必要戴,而且没效果。《纽约时报》3月15日发布的文章称,大多数外科口罩太松,无法防止病毒吸入。德国媒体也强调,健康人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试图保护自己免受空气中的病毒侵害,是在浪费时间。

这与中国的防控经验有显著差异。在防疫初期,中国国务院疫情防控组就发布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详解不同人群如何选择口罩。随着疫情扩散加剧,媒体轮番宣传,中国公众普遍佩戴口罩。这也一度使得电商平台口罩告罄。日本公众日常就有佩戴口罩的习惯,这次疫情中更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也未因口罩佩戴产生争议。

防控新冠疫情的流行,口罩到底有没有用,成为很多人心里悬浮的疑问。欧美疫情正在继续扩散,“口罩无用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1月29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爆发下,在社区,家庭护理和医疗环境中使用口罩的建议:临时指南》中,就新冠病毒的防护指出,因缺乏有效证据证实佩戴口罩能有遏制传染病的作用,建议公众在社区环境中不应戴口罩。

但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3月3日,香港肺结核,胸腔与心脏病协会的梁子超医生等在《柳叶刀》发文指出,缺乏有效证据不应等同于无效证据,而面临COVID-19这一新情况,选择余地有限,建议全球政策制定者重新考虑口罩的价值。

口罩效用分歧何在?

要了解口罩有没有防护作用,就需要清楚病毒的传播方式。目前已知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气溶胶下,还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

医学上将空气中粒径大于5μm(μm即微米,1微米=0.001毫米)的病菌或病毒传染,称为飞沫传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产生带有病毒的直径大于5μm的液滴,也即飞沫。当飞沫被近距离的人的眼结膜、口腔或鼻黏膜接触时,就会发生飞沫传染。大多数的流感爆发表明,飞沫传染是主要传染方式。

气溶胶是空气中分散悬浮的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大小通常在100μm以下。咳嗽或打喷嚏而排出的飞沫通过蒸发迅速缩小尺寸,形成液滴核,从而增加了充当气溶胶的颗粒数量。而液滴核的粒径一般在5μm以下,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附着于其上,形成带病毒的气溶胶,再通过空气吸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特定口罩可以阻挡飞沫传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发表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的《口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文章称,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作用,可阻隔超过90%的5μm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

上述论文介绍,口罩的防护原理有三个,一是过滤,口罩材质与纺织方式使口罩缝隙小于病毒体积,将病毒过滤掉。二是吸附,口罩的静电作用,将病毒吸附在口罩外层,如所谓的添加静电滤网层。三是灭杀,口罩材质具有杀菌功能,直接杀死病毒,比如二氧化钛光触媒。

多伦多大学一篇关于甲型流感的综述文章中也表示,医用外科口罩可用于防止飞沫传播,但不能提供可靠的气溶胶防护。

更高一级的医用防护口罩可阻挡更细小的颗粒。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颗粒过滤效率超过95%,能阻挡经空气传播的直径小于5μm 的感染因子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感染因子。医用防护口罩可以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用于在高危区域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对应的美国标准为N95口罩。

一个普遍共识是,特定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人传播飞沫,进而阻挡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因此生病的病人要戴口罩。《口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一文表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来防止其体内病毒或细菌散播至外界,从而保护周围健康人群。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Martin Weiss教授等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AJPH)的文章也提到,医用外科口罩用于保护他人免受佩戴者所产生的污染物危害。

赞一下
(10)
58.8%
赞一下
(7)
41.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