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塔利班签定和约不久后,国际刑事法院(ICC)便宣布,将会对美军、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武装分子涉嫌干犯的战争罪行展开调查。尽管从美国拒绝海牙法院司法管辖权的往绩,以及去年特朗普威胁要对ICC职员实施旅游限制两事可见,华府在调查中必定不会如缅甸般配合。可是,ICC作为战争罪、种族灭绝罪和危害人类罪的最后“守门员”,其若要树立权威、以示公正严明,便不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尽力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ICC本周四(5日)裁定,法院的首席核察官本苏达(Fatou Bensouda)可重启去年因难以检控而否决的调查,检视美军、阿富汗政府及塔利班2003年至2014年间在阿富汗所涉的战争罪行,包括美国情报部门和阿富汗政府涉嫌虐待囚犯,以及塔利班涉嫌犯下的屠杀。
可是,是次重启调查只是还回真相的首步,成功与否还须端视美国的取态。ICC是根据1998年签定的《罗马规约》而成立,主要是对疑犯下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但最终亦须主权国家配合。目前《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共123个,但不少区域大国,如中国、俄罗斯、土耳其、以色列和美国,不愿接受超主权组织的监管,拒绝加入《罗马规约》。个中原因,不外乎是口头上所谓的国家主权被削,或是暗地里不想任何军事行动亦惹来国际法律争议。
美国口惠而实不至
美国回避或蔑视ICC的态度,可见于其历任总统的取态。当美国在1998年签署了《罗马规约》后,时任总统克林顿一方面强调美国“对问责制原则的承诺有悠久历史”,但另一方面却表明无意付诸国会通过,规约一直未正式生效,其称“我们的关注得到解决前,我不会、也不建议我的继任人,将条约提交参议院,以征求意见和共识”。踏入小布殊时代,虽然美国曾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以“缺席投票”来支持将苏丹达尔富尔大屠杀转交ICC跟进,但小布殊任期内亦曾向各国政府施压,并欲以双边协议的形式,阻止他国将美国公民移交到国际刑事法院。
美国与ICC的关系,亦曾在奥巴马时期一度回暖,而与ICC的缔约国合作更是奥巴马首个《国家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华府在2010年亦有派出代表团,参加乌干达举行的《罗马规约》检讨会议以示友善,但最终的处理方式亦有如克林顿,口惠而实不至。相反,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则比较“简单直接”。特朗普政府去年9月已表明,如果法院将调查阿富汗的战争罪行,华府将会禁止ICC的法官和检察官进入美国境内,并缩减对ICC的财政资助。尽管前后四任总统对ICC态度不一,但统一之处就是美国是活在《罗马规约》外的特例。
观乎美国与ICC的关系,如今亦不会有人天真地相信华府会全面配合调查。ICC对阿富汗战争的调查定会困难重重,但此案同是影响其声誉的重要一役。若然ICC再像去年般,认为难以取得美国合作就放弃调查,这不但配合了美国例外论的叙述,即美国是在法律之上,同时亦默认好些国家不须为酷刑负上任何责任,树立歪风。
尽管ICC的往绩确实不符众人所望,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调查态度,才是法院在国际社会上保有独特地位的职责之一。若然ICC查明真相后,能依正当的法律程序,将涉嫌干犯国际法的美国官员发出逮捕令,这不但使从未期望ICC会与美国对抗的人信服,同时更会反过来增加法院在国际社会的认受性和权威。ICC与美国的博弈本来就像圣经中“大卫与歌利亚”般悬殊,故此即使ICC耗尽所有石头仍无法将歌利亚击倒,亦不会惹来别人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