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社评
香港政府部门昨天起陆续复工,部分私人公司和社福机构亦跟随政府做法,逐步恢复上班安排。全球疫情进入新阶段,大流行风险与日俱增,抗疫持久战似已无可避免,香港需要设法阻止病毒社区爆发,亦要提防大陆以外国家地区输入病毒,与此同时,社会运作亦不能长期停顿。过去数周,政府多项公共服务停顿,为市民带来很多不便和影响,恢复运作有其必要;部分市民因为牌照续期服务停止,面对过期罚款等问题,政府应多些酌情通融。政府复工标志“持久抗疫”新阶段,公私营机构雇员恢复上班,人员流动接触增加,交叉感染风险难免上升,市民更须警惕留神,注意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公私营机构则应尽力照顾雇员需要,在工作安排方面保持适度弹性。
防疫持久战不能松懈
社会运作须适度恢复
大陆疫情近期有所纾缓,除了湖北武汉外,其他省市第一波疫情已大抵受控,确诊病例显着减少,反观外国疫情却在急速恶化,韩国、伊朗和意大利疫情令人关注,美国西岸先后发现数宗病源不明病例,录得两宗死亡个案,亦令人怀疑病毒已在社区扩散。迄今美国、印尼等国确诊个案不多,也许只因检测不足未被发现。
大陆2月底复工复产后,会否出现第二波疫情,目前仍然有待观察,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外国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多日超过中国大陆,全球疫情已经进入新阶段。世卫暂未宣布疫症“全球大流行”(pandemic),惟观乎各大洲相继出现本地传播病例,欧美韩日等地疫情可能只属第一波爆发初期,“全球大流行”也许只是时间问题,疫症威胁短期不会消失。香港与全球各地往来频密,政府需要提防病毒经由外国输入,同时亦要为长期抗疫作准备。
抗疫战旷日持久,对社会有双重意味。首先,为免“久守必失”,防疫工作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所有人都要保持高度警惕,持续严防大规模社区爆发,尤其是院舍和医院,一旦爆疫事态可以极为严重,更是不容有失。昨天筲箕湾爱东邨有护老院传出疑似个案,就算可能是虚惊一场,其实亦是一个必须注意的警号。其次,社会总不能因为疫情而长期近乎停摆。如何一边做好防疫工夫,一边让社会逐步恢复正常运作,是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诚如本港防疫专家梁卓伟所言,如果疫情多月后才告一段落,为免整个社会长期半瘫痪,逐步恢复公共服务亦属合理。从这一角度看,政府部门本周起复工,可以视为本港抗疫进入新阶段,转向持久战。
自1月底以来,政府多个部门因应疫情,暂停多项公共服务,容许公务员在家上班,尽量减少社交接触。当局强调一些紧急服务仍然维持正常,可是一些涉及服务市民的工作,并非在家上班便能处理,部分公共服务长期停顿,对民生和社会运作确有很大影响。举例说,运输署停摆个多月,便给职业司机以至一般驾驶者带来不少麻烦,有市民无法申请续牌,结果被道路监测系统发现,被控“无牌驾驶”,部分职业司机为了续牌开工,更是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另外,税务局、入境处等部门暂停正常服务,亦令很多市民苦恼不已,有人为外佣签证到期忧心,有人担心迟交商业登记费和印花税,亦有律师楼职员表示,税局停摆导致他们积压了很多待办事务。政府服务停摆对市民构成诸多不便,当局应本着体恤原则,酌情处理受影响市民的个案,若遇迟交费用又或未有及时续牌等问题,可视乎具体个案,决定是否通融。
随着政府本周起逐步恢复多项公共服务,公务员陆续复工,结束超过一个月在家工作,不少私人企业和资助机构亦跟随当局做法,恢复员工上班安排。比起2月情况,昨天上下班繁忙时间,港铁月台及车厢人潮明显有所增多。社会正常运作需要逐步回复,然而多了人上班,人流增多,疾病传染机率亦必然增加,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一般市民,都要保持警觉留意风险。
体恤受影响市民
上班安排留弹性
为了香港抗疫大局和照顾员工,政府和私人机构在上班安排等方面,应保持适度灵活,让员工可以安心,若能提供酒精搓手液乃至口罩等防疫用品,当然最理想,倘若出于现实限制未能做到,亦应鼓励弹性上班及午饭时间,避免上班族在高峰时段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大陆多个省市最近复工复产,监于早前有杭州企业发生员工开会后集体感染,多达11人中招,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呼吁企业减少会议次数,多些安排视像会议,减少面对面开会安排,类似建议亦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