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社评
香港出现首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个案,确诊病例累计则有18宗,最新3宗相信均是本地感染个案,卫生防护中心关注本地可能有隐形传播。随着香港、澳门、泰国、新加坡等地分别出现本地感染病例,部分个案病原并不清晰,新型肺炎演变成全球大流行的风险亦在持续增加,际此关头,港人更要冷静沉着,上下一心防疫抗疫,做好个人卫生。放眼世界,不少人都对疫情感到不安甚至恐惧,当中既有新病毒存在“太多未知”的客观部分,亦有很多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面对世卫所说的真伪难辨资讯大扩散(massive infodemic),公众既要警惕病毒,亦要避免恐慌,提防成见歧视滋长蔓延。
港首现死亡个案
恐慌情绪要疏导
有别于SARS,这次疫情存在隐形病人,一些国际专家根据数学模型,认为有可能发展成为环球疫症(global epidemic)。观乎昨天最新发展,这一可能性显然不能低估。在累计有25宗病例的泰国,疾控部门昨天表示,一名韩国女子游泰后回国确诊,相信是在泰国中招,显示病毒可能已在泰国传播。至于合计有24宗病例的新加坡,当局也宣布,有两名近期没有前往中国的本地人确诊,他们是同事,在一间专做游客生意的商店工作。
香港方面,昨天也传出首宗死亡病例,死者是本地人,39岁,患有糖尿病,是长期病人,发病前到过武汉,因心脏衰竭而亡。另外,当局亦确诊3宗新病例,3人均无外游纪录,暂未找到明显病原,卫生防护中心关注本地可能有隐形传播。
根据专家分析,长者、长期病患者倘若感染新病毒,病情相对较重,这次死亡个案印证了这一观察,本地专家许树昌亦强调,香港出现死亡个案,不反映疫症死亡风险增加,新型肺炎死亡率目前维持在2%至3%,比SARS的一成低很多。对于隐形传播的威胁,市民当然要提高警觉,留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同时亦要避免恐慌。新病毒主要透过飞沫和接触传染,并非空气传播,许树昌指出,香港多宗病例都是家人紧密接触感染,未见病毒很容易在社区人传人。市民应该保持镇定,以免自乱阵脚。
疫情牵动社会恐慌情绪,既有客观部分,亦有心理部分。新病毒存在太多未知元素,感染源头、宿主、传播途径仍待深入了解,加上感染后未必有明显病征,现阶段亦未有特效药,这些疫情客观因素,难免令人忐忑不安;至于心理部分则更为复杂。
10多年前,美国杜克大学文化研究学者沃尔德(Priscilla Wald)撰写《传染病》一书,被视为探讨疫情论述与人心恐慌关系的权威著作。她指出,这次疫情发生在社交媒体当道、手机资讯24小时不断轰炸的年代,疫情资讯四方八面包围每一个人,产生了“末日彷佛快要降临”的恐慌效应,情况比当年SARS更严重;世卫最新疫情报告亦形容,伴随这次疫情的,是一场“ massive infodemic”,网上网下“过量资讯”大扩散,当中有事实有流言,令人难以判别哪些才是可靠防疫指引。
人们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本来就容易惶惑失措,放在当前香港社会氛围,问题就更形严重。政府失去管治权威,市民不信政府,加上有些人刻意散播流言,导致人心更加不稳。为了稳定人心,政府应肩负起领导角色,专家和舆论亦应多让事实和科学“浮面”,协助营造一个理性冷静的社会氛围,让市民心里有底。
历史证明,恐惧往往与偏见歧视并肩而行,由15世纪欧洲首度爆发梅毒,来到数百年后的今天,莫不如此。在西方,一些较为批判的报道和评论,最近都有谈论疫情衍生的种族歧视和成见等现象,除了中国人,其他亚洲黄种人一样受歧视。沃尔德的着作指出,每当疫情爆发引起社会恐慌,总有一些套路模式,很多有关疫情的报道、论述和讨论,往往受到流行文化、科幻小说甚或丧尸电影故事所影响,流于渲染恐惧,而不是解决危机;人们对疫情的一些想像,更有可能为本已存在于社会的成见和族群歧视添柴加薪。
上下一心抗疫
避免歇斯底里
这类隐含排外和歧视的论述危险之处,在于疫症威胁本身是真的,然而一个合理和真实的公共卫生关注,却夹杂了其他元素,成为公开排斥他者的口实,《洛杉矶时报》一篇专栏评论便指出,这种以“协助防止疫情扩散”之名,让偏见和歧视行为公开化的情况,在美国历史并不鲜见,1980年代一些机会主义政客便曾利用爱滋病,煽动美国人对外来移民的恐惧。美国宾夕法尼大学传染病学专家鲁宾(Harvey Rubin)谈到新病毒引发的恐慌反应,更直言“人们会用任何藉口,去支持他们既有的成见和偏执”。对于这一不健康现象,香港社会亦应有所警惕。
新病毒来势汹汹,社区爆发风险不能低估,现在香港需要的不是恐慌又或互相指摘,而是团结一致齐心防疫抗疫。政府需要因时制宜调整策略,加强支持医护,医护亦应停止罢工,坚守岗位,勿忘服务市民初心。与此同时,社会亦要冷静沉着,避免陷入集体歇斯底里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