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疫病才是人类迫在眉睫最大威胁

时间:2020-01-31 12: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去年7月,刚果伊波拉疫情扩散,医务人员为当地儿童注射疫苗,以防止伊波拉疫情继续扩散。 (路透社档案照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全体会员国作非正式报告时说,人类当前面临四大迫在眉睫的威胁,可能危及21世纪的发展。这四大威胁包括全球地缘战略紧张局势、气候变化危机、全球不信任加剧、数字技术带来负面影响。

为此古特雷斯开出了四个“药方”。一是国际社会要采取连贯协调的行动,预防、调停冲突,维持和平、巩固和平,以实现长期发展。二是大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应在今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以更大力度减少碳排放。三是要建立公平的全球化,联合国为此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10年。四是必须引导技术向积极方向发展,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仇恨,将网络空间纳入法治,禁止自主武器等危险的人工智能技术。

作为联合国秘书长,自有从全局看问题的角度。但是,比较而言,今天人类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威胁其实还有一个,即疾病,它们对所有人的生命和健康都造成了威胁,无论在哪个国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疾病是最大的威胁。因此,要论当今人类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威胁,疾病应当排在第一位。

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在历史上也是排在首位,甚至超过了战争对人类的威胁。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500万军人和平民死伤,其中约1500万死亡,2000万受伤。死亡人数包括10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同盟国大约有600万士兵死亡,协约国大约有400万士兵死亡。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发生的世界大流感(西班牙大流感),却在全球夺去了2000万至4000万生命。由于当时有数10个参战国,很多士兵染上流感后,又把这种疾病带回国内,引起国内流感大爆发。当时并无治疗流感的特效药,更无疫苗,因此死亡惨重。即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人数加起来,也许只能与当时的大流感夺去的生命相当。

尽管今天,医疗水平极大提高,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显著发展,能让人们更多地理解和防治疾病;而且人工智能(AI)的发展也能助人一臂之力,更好地治愈疾病。但是,随着信息时代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变化,慢病(心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传染性疾病并没有在人类强大的科技手段和治疗方式前退却,有时更显得变本加厉,肆无忌惮。慢病和传染病的重叠相加,使得疾病成为了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2019年伊波拉(伊波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病)再次在刚果流行,截至当年8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那年伊波拉病例总数已达2512例,其中确诊2418例,死亡1676例,死者中的确诊病例数为1582例。

伊波拉出血热的死亡率高达50%至90%,而且屡屡侵扰人类。2013年至2016年间,西非的伊波拉疫情夺走超过1.1万人的生命,当时被WHO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9年刚果发生伊波拉疫情,也被WHO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尽管如此,非洲这个苦难土地上发生的对人生命和健康威胁的传染病,似乎引不起人类社会的关注,而每年仅这一疾病夺去的生命,就相当于当年全球地缘战略紧张局势和战争所夺去的生命。

直到今天,人类还并不清楚伊波拉的发病形态,更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只能眼睁睁看着病魔每次突然降临,在夺走了无数生命后又全身而退。显然,在如何防治疫病,以及如何在全球动员和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资金、技术来研发药物和疫苗,以攻克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保护人的健康和生命,更是联合国须要关心和采取行动的,甚至是首要行动。

对于中国的公众,疫病(发生在人、动物身上,并具有可传染性的疾病的统称)更是第一大威胁。这不仅体现在看病贵和看病难上,医疗费用畸高,得一次大病就会倾家荡产,同时体现在人们较少能得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科学知识传播,因而造成慢病的大量发病,同时传染病也出来兴风作浪。眼下的新冠病毒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目前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而来,原因就是中国人爱吃野味,导致病毒从动物到人,再让人发病。有关病毒的基因突变和致病力,以及这一病毒来源于什么动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但是,新的研究已经在逐步揭开面纱,从刚刚怀疑的竹鼠、獾和果子狸,再到现在的蛇。

刚刚发表在《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一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纤突蛋白的同源重组可能促进了从蛇到人的跨物种传播》的文章表明,蛇最有可能是携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动物。而华南海鲜市场就有活蛇卖。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际社会,也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人类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威胁都是疫病,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应当首先重视并采取各种手段,以解决和缓解这一巨大威胁。

但愿未来中国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大敌,并且牢记教训,不要重蹈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覆辙。

(作者是北京学者)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