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亚洲研究单位主管苏墨涵说,中东国家精英把中国社会形容为屈从于权威或守纪律是错误的夸大,因为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向来具革命性,也一直存在相当程度的矛盾与动荡。
中东国家与中国的交流近年随中国崛起而加深,有中东学者认为,一些阿拉伯国家视中国治理模式为可借鉴范例,未必是对其实际治理经验感兴趣,而仅是设想一个成功的中国模式,借以证明“阿拉伯之春”革命后实行集权治理政策的必要性。
学者认为,中东国家更应该借鉴的是中共执政者的危机意识,而非视自身的统治权为理所当然。
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亚洲研究单位主管苏墨涵(Mohammed Turki Al-Sudairi)昨天(1月16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东研究所举办的一场论坛上,就中东国家可如何借鉴中国乃至东亚国家经验的课题,发表上述观点。
苏墨涵说,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许多波斯湾阿拉伯国家精英开始更认真地与中国接触,并将之设想为国家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
他根据与接近中东决策圈子人士的交流归纳,这些国家精英普遍认为,中国的成功治理模式有几个特点,包括集权并由上而下进行管理、高层对国家未来发展有清晰愿景、社会民众的特征是温顺而守纪律。
认为中东国家应参考中共执政者危机意识
但苏墨涵认为,这些其实是对中国近代史和内政,尤其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实际情况的误解。他举例说,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国家治理的特征之一其实是通过放权进行改革,给予较低层干部更多空间就不同政策展开试验。
他也认为,把中国社会形容为屈从于权威或守纪律是错误的夸大,因为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向来具革命性,也一直存在相当程度的矛盾与动荡。
他认为,阿拉伯国家精英的这些误解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主要与西方接触,对东亚区域的理解匮乏。更关键的是,这些精英对中国实际的基层治理经验未必感兴趣,而是希望构建一个理想中的成功中国模式,以证明2011年“阿拉伯之春”革命后一些集权治理政策的必要性。
相较于所谓的集权治理模式,苏墨涵认为中东国家更应参考的是中共执政者的危机意识。
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进一步说,中共执政者向来都有危机意识,他们持续在辨识危机与动乱的可能根源,尝试防止这些危机引爆。例如,中共总书记...去年1月曾召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专题研讨班,强调中共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和防范“灰犀牛”事件。
苏墨涵认为,中国过去30年展开的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很多是出自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或动乱的惧怕,这增强了中共政权的韧性与应对能力。
而在中东,苏墨涵指出,许多国家领导人虽然也有危机感,但仍普遍视自身的统治权为理所当然。他认为,如果这些统治者能培养足够的危机感,对于应付后“阿拉伯之春”的局面可能有帮助。
中国学者:可借鉴东亚区域合作机制
同场的中国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则提出,中国模式未必适用于中东国家,但若放眼东亚,中东国家还是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东亚区域的各种区域合作机制。
他举例说,亚细安10国与中国、日本和韩国有稳定的“10+3”机制。中东地区虽然也有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但成员国之间有不少争议。他认为,必须建立各种稳定的区域合作机制,这也是亚洲多年来未发生战争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