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中国学者判断,中美如预期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加上国内信心增强和投资回暖,有望为2020年经济“保六”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经济2019年面对多年少有的严峻形势,增长跌破6%的担忧四起。中国学者判断,中美如预期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加上国内信心增强和投资回暖,有望为2020年经济“保六”提供有力支持。
受中美贸易战阴云笼罩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中国经济去年走势前高后低,第三季同比只增6%,触及年初定下的6%至6.5%目标区间下限,创1992年来新低。2019年全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将在本月中出炉。
按照惯例,官方会在今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公布新一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外界普遍预计,今年的目标将下调到6%左右。
多名中国学者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场围绕中国经济形势的交流活动中也一致判断,6%是合理且能实现的目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活动中受访时说:“尽管有很大不确定性,但确定的因素也在扩大和增强,2020年经济增速不会比2019年更差,(预计在)6%左右,可能会稍微高一点。”
学者认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减少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最显著。中美去年12月13日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为世界经济在2020年站稳脚跟提供基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上月中接受中国媒体《财新》访问时曾预计,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可能使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达6%,高于该机构去年10月做出的5.8%预测。
官方大力提振民企信心
从中国国内看,市场信心提升,特别是民营领域信心有望改善,也是有利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2019年里,中国民企尚未从2018年“国进民退”阴影中缓过神,就得面对外贸环境恶化、融资困难等多重压力,经历极为艰难。到年底时,官方派定心丸,承诺支持民企发展。这颗定心丸,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12月印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这份被称为“民企新28条”的政策性文件,是近年来首份以民企改革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文件,强调“对各类市场主题一视同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并勾勒民企发展的市场、政策和法治环境。
12月12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刘尚希判断:“民营经济的信心、民营企业的投资,会在到了低谷后慢慢往上走,支持经济增长,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因素。”
中国经济的另一个利好因素是投资回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指出,考虑到债务增长过快,中国从2017年开始放缓基础设施投资,从之前每年两位数增长缩小到2019年的约4%,2020年的基建投资增速预计不会更低。
官方近期释放扩大基建投资信号,中国财政部11月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限额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930亿新元),并要求各地尽快将之落实到具体项目,确保在2020年初可使用见效,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据《上海证券报》统计,仅在12月前两个星期,四川、山东、广东等地就集中发力,开工大量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达数亿元。
内外风险尚未消散
刘尚希估计,中国可能在2020年增发约10%专项债,用于扩大投资,补基础设施短板,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并提升民众生活质量。
不过,上述积极因素并不意味2020年经济增长“保六”完全乐观,国内外各领域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前部长赵晋平向《联合早报》指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所好转,但并未完全消失。“贸易保护主义真正停手了吗?恐怕还很难下这样的结论。有许多(美国)提出来的招还没用,有可能到时还会用。”
他不讳言,中国企业未来在海外也将面对更多不确定性。“有些国家针对中国企业采取限制措施,包括提出科技脱钩,直接制约中国企业创新,这对中国企业继续成长也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造成的冲击也令人担忧。去年除了引起较大舆论关注的互联网企业裁员个案,中国就业情况整体平稳,前11个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27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
不过,官方显然清楚看到就业问题所蕴含的社会风险。中国国务院上个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
经济增速是手段而非目标
《意见》特别要求各地区要第一时间处置因规模性失业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显示官方正着手完善相关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某个经济增速当成衡量全国与地方发展的政绩指标,不过随着“唯GDP论”在中国提出高质量发展后逐步淡化,具体的经济增速已不是中国需要苛求的目标,也有学者认为,执意“保六”甚至可能带来副作用。
刘尚希指出,对经济增速的理解应当从追求的目标,转变成支撑就业、高质量发展和改革的手段和基础条件。
他说:“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非常有必要,但增长应该摆在手段的位置……只要对当前的就业、改革和转型升级没有负面影响,经济增速是多少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