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中西方关于圣诞节的纷争

时间:2019-12-27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北看记 韩咏红

今年圣诞节来临前,该不该“过洋节”的争论在中国如约而至。岂止中国,美国这些年来也反复上演有一定热度的圣诞之争。美国人用一种更激烈又带着些许戏谑的口吻来形容这类争议,称之曰“圣诞之战”(War on Christmas)。

先说中国的“过洋节”争议。其实早在2006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的10名博士后发表公开信,呼吁中国民众将圣诞节视为西方软实力的入侵,号召抵制圣诞节,“支持我们自己文化的主导地位”。

到近两年里,随着“文化自信”要求抬头,这类呼声上升到官方平台。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对春节、清明等中华传统节日实施“振兴工程”。

差不多同时,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文呼吁《党员干部不应过洋节》,一石激起千层浪,也成为一些地方机关、学校与群团组织禁止成员与学生过平安夜、庆圣诞的依据。

类似“拒绝洋节,从我做起”的可笑口号应运而生。从网上呈现的讨论看,今年有更多高校与中小学禁止“过洋节”,有幼儿园要求家长不和孩子过圣诞节。

对此不以为然的观察人士认为,抵制圣诞节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另有网民说反话调侃:“这届圣诞节不行,建议直接抵制”。

不过,大城市里的商场依然张灯结彩,宗教场所的圣诞活动依旧,反映中国高层虽然不鼓励大事庆祝圣诞节,但非全面禁止。

圣诞节在中国跌入了文化自信的困惑、中国式政治正确和全球化风潮的拉锯,以及意识形态的一元与多元之争,但将圣诞节政治化的又岂止中国?翻开西方历史,实质与口舌上的“圣诞之战”,早已上演了数回。

1647年,以清教徒为主的英格兰议会通过《废除节日条例》,正式取缔圣诞节,规定店铺必须照常营业,民众照常工作,教堂则必须关门。

议会此举的目的是清除罗马天主教在英国的影响,他们也嫌弃圣诞狂欢过于铺张浪费、粗野而缺乏宗教内涵。

结果其逆民意的决定遭到强烈抵制,伦敦地区爆发了骚乱,坎特伯雷(Canterbury)市民还一度攻占了监狱和军火库。

受到英国清教教派影响,美国在殖民早期也不重视圣诞节。1659年至1681年,马萨诸塞州的清教徒将庆祝圣诞节列为非法活动,违者罚款五先令。直到1870年,圣诞节才成为美国全国假期。

西方最新版本的“圣诞之战”滥觞于本世纪初,在自由主义主导的政治正确之下,向不同信仰的人士祝贺“圣诞快乐”被视为缺乏包容性、不尊重他人的信仰的表现。

2005年岁末,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寄出了140万张不见“圣诞”二字的贺卡,祝贺对方“节日快乐”。结果激怒了保守派宗教信徒,一名保守派网站的主编声称,“我一收白宫贺卡就马上扔掉!”

保守派人士认为自己的信仰遭到攻击,这场“圣诞之战”也渐渐从保守派媒体上升为总统竞选的话题,成为党派竞争话题。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总统时,就一再承诺将再次说“圣诞快乐”,他后来成功当选。

今年10月,“圣诞之战”在美国南部城市查尔斯顿登场。上任不到一年的女市长,也是该市首任女市长艾米古德温(Amy Goodwin)将年度“圣诞游行”改名为“冬季游行”,瞬间引爆大反弹,她在72小时内收回成命。

一些美国人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圣诞之战”,那只是神经过敏的保守派幻想出来的阴谋;有的报道将之描绘成茶杯里的风波,还有宗教人士痛心地认为资本主义通过文化操弄将圣诞节变身为“买买买”购物节,这才是真正的“圣诞之战”,而且胜负早已见分晓,输家是有信仰的一方。

翻阅英美这般丰富的圣诞节文化史,对于中国的“过洋节”争议,也就无需太大惊小怪。圣诞节影响太大,商业、政治、政党、文化等各种力量都要对其发表意见,甚至染指其中以谋取利益。

“圣诞之战”的每次激化,都凸显了其时代更大政治角力与时代变革。只可叹,世界越来越纷乱,一切都被商品化、政治化,人类能平静寄托信仰与寻求救赎的地方,真是越来越少了。

赞一下
(55)
71.4%
赞一下
(22)
28.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