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锋:中国的足球之殇

时间:2019-12-14 07:4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张高锋

说足球是全球第一大体育运动,这一点也不为过,在中国,喜欢足球的男女老少也不在少数。然而,诸如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等这些吸引全国球迷注意力的重大赛事过后,“留给中国足球的时间不多了”的调侃台词,也成为中国男子足球队赛事成绩的真实写照。

比赛有输赢再正常不过,输不可怕,球迷也能够理解。但是,球员在场上的表现有太多使得球迷表达不满的理由。因此,赛后球迷的口诛笔伐,乃至在一些小品、相声等文艺作品中,拿中国男足开涮的现象就见怪不怪了。

这篇评论已经超出本人的专业领域,但是,作为一个球迷,对足球深爱的球迷,我想写出一个普通球迷的观感,其中的一些看法如失于偏颇,请读者尤其是中国男足的球迷读者多多包容。

谈论中国男足,有太多值得讨论的话题。翻开中国男足比赛成绩单,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文章就先从中国男足在重大锦标赛事的比赛数据说起。

世界杯预选赛方面,1957年开始,中国男足第一次追梦世界杯,其时中国队因得失球劣势被印尼淘汰。第二次冲击世界杯已是23年后,中国队进入亚太区决赛后再次在附加赛中失利,此时“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开始在全国响起。

此后的世界杯预选赛之旅,第三次中国队列小组第二,小组未出线;第四次只差一步到罗马;第六次是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联赛后所参加的第一次世界杯预选赛,最终小组赛第三,未能出线;2001年第七次征战韩日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中,中国首次由外籍主教练带领,小组赛面对阿联酋、卡塔尔等,仅打完6场,就以6胜1和1负战绩首次晋级2002年世界杯决赛圈,“快乐足球”成为球迷有关这届中国队比赛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亚洲杯方面,迄今为止,中国男足连续参加了12次亚洲杯,与现在相比,八九十年代的成绩还算不错,虽然没有拿到冠军,但一次亚军,一次季军,二次四强的战绩,也足以说明中国男足还处在亚洲强队行列。

中国足球开启了职业化道路之后的第十个年头,2004年正式推出了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中国足球进一步与市场接轨,足球发展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注入,外援诸如米克尔、保利尼奥、德罗巴等一个比一个大牌的球星登陆,造成中超联赛一片繁荣的景象。“金元足球”大幅提升了国内俱乐部在亚洲足场赛场的成绩,亚冠冠军也首次花落中超联赛。

此时,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仿佛指日可待,球迷对中国男足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上的表现有了更大期许。

然而,在球迷眼里,2004年后中国男足在重大赛事中的成绩全面下滑,已经无法与亚洲一流强队抗衡;在遇到亚洲二流球队时表现出来的拼劲和技术都处于下风。这与中超联赛的火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尽管外籍教练实力更强、名气更大,但依然挽救不了中国男足实力下滑的颓势。

这一次,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输给叙利亚后,教练辞职,中国男足将再次经历动荡,似乎留给中国队的时间又不多了。

纵观中国男足历届重要赛事的表现,成绩不断下滑、与亚洲一流球队的差距拉大是不争的事实,这与足球运动和球员发展得到的资源,同球队整体实力和个人能力成负相关。对照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的邻国,中国男足的表现与对其投入严重不相符。

现在,中超联赛俱乐部的投入动辄上亿元,2018年统计数据(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足协俱乐部财务控制与管理国际研讨会)显示,中超16家俱乐部光薪资总支出就达到6亿9600万美元(9亿4000万新元),相比澳超薪资总投入的3100万美元,日本J联赛薪资总投入的2亿4000万美元,很显然中超联赛的总投入是相当高了。球员的待遇虽然没有具体个人的数据披露,但从2019年11月20日出台的球员限薪令能窥见其一斑,对于中超球员年薪不能超过1000万人民币(194万新元)的限制,相比于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现状,足够说明中超球员的收入档次,固然收入有市场因素的成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付出就应该有收获,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足球发展的经验,中国国足的表现应匹配其所获得的资源,这是球迷眼中明明白白的一本账。

中超联赛的繁荣并没有换来中国男足的进步,相较于伊位克、叙利亚的国家发展实情,中国男足输球在球迷心中是不可接受的,对此球迷收获的只是失望,甚至是灰心,“金元足球”至少在目前看来是不成功的。

中国足球无论是先前的举国体制也好,如今的市场化也罢,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是不正常的,球迷也是不会满意的。

庞大的人口难道选不出11个人?或根本就缺乏足球的基因?这些问题是球迷心中无以用言语来表达的痛。中国足球走到今天这个局面,单纯去拷问足球的发展模式设计,责备球员场上的表现,都是片面的。中国足球须要改变。

投入应该用来培养更多的年轻一代,高薪应该增加球员的竞争力,提升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让更优秀的球员脱颖而出。花巨资引入大牌球员帮助国内球员成长、提升足球俱乐部成绩,归化球员增强国家队实力等这些措施,就俱乐部的成绩而言,确实是提高了;而球员的能力却看不到进步。至于归化的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事实上,尽管没出什么成绩,球迷对中国男足的支持也是一如既往的热情,老百姓对国足的喜爱丝毫未受中国队成绩影响,如“国足伤我千百遍,我对国足如初恋”的自嘲语在球迷口中也广为流传。

作为一名球迷,本人对足球是热爱的,但目前的中国足球发展态势是存在泡沫的,平心而论,足球的发展投入已经超出了合理的区间。输球了,是技不如人,球迷应该坦然处之;足球发展不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计较,中国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又让他人情何以堪?许多国家的足球打不赢巴西、强不过阿根廷,不能就论断这些国家都不如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是而已,应该欣然接受。

从国家整体利益角度来看,企业不能做成世界一流,科技不能位居前列,人才不能更好地培养等才是真正的民族之殇。这样来看,足球抗韩抗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都是镜花水月。

作者是重庆大学教育部

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在读博士

赞一下
(24)
88.9%
赞一下
(3)
11.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