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会:中国实现司法公正的紧迫性

时间:2019-12-07 07: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中美摩擦范围广影响大且愈演愈烈,中国该如何解局?中国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一个影响中国国运、考验智慧的时刻。

中美摩擦的本质是老大与老二之争,双方间的摩擦有必然性。美国要维护全球霸权,利用各种资源压制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中国还无力当老大,可期待的最好结果是在不损伤元气的前提下化解美国的敌意、实现稳定发展。同时存在利益和价值观冲突,使得双方间的关系更为敏感复杂。

今天,两国间任何小的矛盾或事件都会上升到战略层面,典型的如NBA休斯敦火箭总经理莫雷一条推特引发的重大政治事件。双方互信难以建立,而且近期的一些做法可能令对方更为不安。

笔者认为,中国的关键着力点是信心。中国当前所急缺的是信心,对自己、对未来、对法治的信心,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以及国外对中国的信心。信心来源于做正确的事情,来源于有效运转的制度,法治比人治更能建立信心。

去年7月底起中国提出“六大稳定”,这些方面不太稳定才有重点加强的必要。中国对前五个稳定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举措,但治标不治本。排在第六的“稳预期”最为关键,预期稳了其他方面自然稳,这才是本。对如何“稳预期”?目前的工作更多停留在宣传层面。

哪些事可做?中国的要求和标准是:第一、党的领导不能动摇;第二,以我为主,做好中国自己的事;第三、具有可行性——应该做好而且能做好的事。满足以上即可,如何再有一点,那么它最好是:第四、增加公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事。

而实现基本的司法公正是唯一突破点。通过制度的有效运行来增强信心、预期是最为可靠的。公正可靠的司法是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必需,树立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国家实现法治的标志。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通过实现基本的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力来树立中央的威信、提升人们的信心,是万全之策。它是指通过有效的司法审判,让公众亲眼看到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以及公正审判权等得到了充分保证,黑白颠倒的司法不公彻底的走进历史。

按照中国国家主席...2014年1月提出的“以公开促公正”的办法实现基本的司法公正、祛除数千年来的司法不公顽疾来提振国内外信心是代价最小、功效最大应对之策。司法公正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有百益而无一害;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对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有积极作用。

另外,今年6月香港制定《逃犯条例》引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而被迫中止,并且暴力事件持续至今,重要原因是港人对大陆的司法不信任,再次凸显了树立司法公信力的必要性、紧迫性。公正司法的功能远不止于应对中美摩擦,它具有全局和长远战略意义。

实现基本的司法公正已万事俱备且,条件:第一,...有至高权威且关心关注司法;第二,他提出的“以公开促公正”是对司法不公的治本之策;第三,中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司法体制改革得到全面深入推进;第四,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可逆转的增长;第五,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顶层设计推进;第六,财政资金充足、信息技术发达;第七,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司法相对公正,且对大陆地区的司法充满期待。

具体方案:完善涉诉信访公开听证,全面网上直播,让公开听证名副其实;允许和鼓励专家学者、公众和新闻媒体对上访案件讨论和监督,让公众亲眼看到司法公正是如何实现的;对司法责任者和维权访民过去的违法行为轻追责、重未来,减轻阻力;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出台《在某某市试点“以公开促公正”化解涉诉信访的意见》,试点成熟后再推开;制定化解涉诉信访的统一标准和赔偿方案;通过平反个别大案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李庄案。

实现司法公正是中国应该做好的自己的事,不是敌对势力强加的紧箍咒。全面落实“以公开促公正”,从制度上不可逆转的实现基本的司法公正,法治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健康向上的法治中国不惧怕任何挑战,当下的中美摩擦不过是泛起的一片涟漪。

(作者是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律师)

赞一下
(107)
81.1%
赞一下
(25)
18.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