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展霆:华为深陷“251风波”舆情危机

时间:2019-12-04 08:0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中国电信巨头华为近日面临一场性质和过去一年多与美国博弈截然不同的危机。正值其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上星期天(1日)被捕一周年,一则华为前员工蒙冤入狱的消息,让华为过去一段时间在中国累积的人气与好感顿时面临崩塌。

事缘华为前员工李洪元早前因一笔3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6万新元)的离职赔偿金纠纷,被华为举报并被起诉敲诈勒索,之后被深圳市公安局刑拘。但在251天后,深圳龙岗区检察院以事实不清和证据不足为由决定不起诉,李洪元无罪释放并获10万元国家赔偿。虽然他重获自由,但许多民众仍关注案件是否涉及华为职员构陷李洪元,导致他坐了251天冤狱,为此呼吁华为出面交代。

但华为前晚的声明只进一步激怒为李洪元打抱不平的民众。华为没有对李洪元表达一些人期望看到的歉意,而是维护了自身向司法机关举报的权利,甚至欢迎李洪元起诉:“如果李洪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们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

随之而来的舆论反弹,对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享有高人气的华为而言,是相当罕见的。许多中国媒体近日转载孟晚舟在被捕一周年发布、讲述内心煎熬的公开信,留言区却被“251”这一数字刷屏,网民直接间接嘲讽孟晚舟的际遇没那么可怜,李洪元蒙冤入狱251天更值得同情。

澎湃新闻昨天更发布一则带强烈情绪色彩、题为“拒不道歉的华为:没有同理心,让人害怕”的评论,将华为的回应概括为“你告去啊!”,如同“巨轮轰隆隆碾过,却不屑向被压倒的小草说一声道歉”,还告诫“狼性不应该吞噬人性”。

在批评者眼里,华为仿佛从受害者变加害者,一边是孟晚舟柔软感性的反思,另一边却是对李洪元和其支持者摆出的强硬姿态。而此轮反弹关键在于,华为过去一年多与美国的博弈中表现得坚韧,很大程度上仰赖的是国内市场的支持,此次在中国引发众怒,代价可能不一般。

当下,这股怒火的主要导火线是华为被指冷漠顽固的反应,尤其李洪元已被无罪释放,国家还给了赔偿;即使错误刑拘的责任不在华为,但面对一名坐了冤狱的前下属,华为是否还占据道德高地?这股集体情绪,或许也应与互联网公司网易不久前被轰粗暴裁退患病职员一事,以及今年较早前围绕“996”加班文化的争议结合看待:随着劳动权利意识逐渐抬头,人们对大企业的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这场“251风波”也并非没有灰色地带。例如,李洪元一开始向华为的索赔是否完全合理?华为究竟应为李洪元的错误刑拘负起多大责任?在事件仍存在不少未知的情况下,舆论审判相信也不是这场风波最理想的解决途径。

当前能更明确看到的,是爱国主义情绪作为华为发展后盾的双刃剑效应。被卷入中美贸易战后,华为在国内红火的销售抵消了一些海外市场萎缩的消极影响;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华为的道德期望和要求也更高了,对于被视为侵害一名普通员工权益的行为,更不会视而不见。

一名网友就如此写道:“之前加拿大扣留孟晚舟,那么多中国人为华为发声,用金钱支持华为产品帮华为渡过难关;那华为作为一个在中国广泛被支持的企业,难道不应该承担责任,照顾一下整个社会的情绪?”

由此可见,华为即使一段时间以来获得中国民众的广泛支持,甚至被形容为“民族品牌”,但碰到“251风波”这类事件,社会舆论的监督与检视意愿和力度仍然强大,这至少说明民众对华为并非盲目的支持而已。

众所周知,西方尤其美国当前对华为的态度已经够不友善。孟晚舟日前发表被捕一周年感言时,一些西方媒体就以“有时间读书和画油画”等讽刺性语调进行报道;而今,若中国网民对孟晚舟的怜悯都被“251风波”抢走,对华为恐怕是双重打击。在当前复杂的时局里,华为即使认为自己有理有据,看来恐怕也不得不对民间情绪与危机公关更加敏感,步步为营。

赞一下
(162)
89.5%
赞一下
(19)
10.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