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友人参加了一个华东休闲乡村游,从上海出发,一路参观了江苏和浙江的好几个村镇,包括盱眙、南浔、长兴、安吉、富阳、桐庐等,看到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面,也品尝了各地的农家菜,别有一番体验。
这些江南村镇的新建设,确实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所谓乡村,其实都已成了新镇,再也看不到昔日残破老旧的村舍和民房,取而代之的是排列整齐的三四层砖瓦楼房,一些猪舍牛棚甚至被改建为别具特色的咖啡屋和茶舍。
上海等大城市的发展和富裕,给周边城镇产生了辐射和外溢作用,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的建设,连接城市和乡镇,带动了后者的发展。大都市里的中产阶级涌向乡村消闲旅游,使不少农民从中受惠,搞农家乐和民宿提高收入,甚至发家致富。
江浙一带本是中国较为富庶的鱼米之乡,游客所见到的也许是走在新农村建设前面的样板,但多少也可见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当然,这些新农村不一定能在其他较落后的地方复制,但新农村的建设显示中国政府正在努力设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让他们也能同奔小康,这肯定是个艰辛漫长的过程,但发展的前景和潜能也是无限的。
1980年首次到中国,看到其局部面貌,当时的上海浦东只是一片荒凉的芦苇地,深圳则已开始建设施工,从远处望去,可见不少建筑工地的高架吊车在运作,厦门则保持着1949年解放时的原貌。经过30多年的飞跃性发展,今天,这些地方已经发生翻天覆地,令人难以想象的变化。这是中国发展策略成功的具体说明。
中国是个14亿人口大国,要养活这么多人已经不易,而能取得今天完全称得上辉煌发展的成就,必须说是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新加坡在几十年间从无到有,从第三世界进入第一世界固然也是个奇迹,中国在更短时间里的发展成就,应该说是更大而且令人吃惊的奇迹。
旅途上一路寻思,这一大一小两个奇迹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想来主要有三点:政治的稳定、务实的政策和长远的规划。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城市也罢,不论大小,发展的前提是稳定。任何政府想要发展,必先要能造就一个稳定的环境,这样才能不断吸引外来投资以及外来人才,借助这些外来的力量,结合本身所具备的条件,落实各项发展大计。而要塑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关键就看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不足,无法安定社会,那即使有各种宏图大计,也只能纸上谈兵。政府有足够的执政力,这是新加坡和中国的共同点。
虽然新中两国的政治制度迥异,但两国政府,尤其是开创新局的邓小平和李光耀两位领导人,都能依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而不是死背教条或主义,也不盲目照搬外来的理论或模式,这是成功的要诀。
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不管黑猫白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务实的摸着石头过河,灵活应变,既勇于尝试,也勇于纠错。最重要的是目标明确,那就是不负人民所托,竭尽所能,逐步改善民生,提升国力,使国家民族能傲立于世界舞台。
其次,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因为,很多政策的落实都需要时间,比如开发工业区,建设海港和机场,兴建城市的地铁网络,建设连接全国的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为民众提供大家负担得起的住屋等等,没有持续的稳定和长远的规划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政府或政党连番轮替的地方更是不可能。
在这方面,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中国和同样是亚洲人口大国印度的发展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在西方媒体和政客心目中,中国和印度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政体,一个被界定为专制,一个则代表民主。前者被批判,后者被吹捧。但在一般老百姓看来,发展才是硬道理,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事实说明,政治学课本上的理论未必都符合实际。
在中国旅游,多少可以感受到人们希求的并不是空洞的自由和民主,温饱才是第一要义。因此,政府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政绩,应该是受到民众肯定的。而一般老百姓也有了更大的自豪感,这和西方媒体所描绘的大异其趣。新加坡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多数人肯定政府的政绩,出了国门也能抬得起头,并非网络上那些匿名的唱衰者所说的一无是处。
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新加坡模式和中国模式都取得实效,说明这世界上没有一个所有国家都必须或可以遵从的政治样板。所谓异曲同工,所谓殊途同归,实事求是才是硬道理,尽管我们所走的道路不符合西方媒体或政客的先入为主的看法。
中国还在努力发展,新加坡也一直在努力开拓新市场。但由于客观形势的改变,两者如今也都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中国面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势力的激烈博弈和钳制,必须力求突围,新加坡受到中美贸易战的严重冲击,也必须另谋发展对策。对两者而言,眼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确保经济发展的步伐,不会因为受到这些新的掣肘和干扰而停滞。
没有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什么美丽的憧憬和远大的计划,都只能是画饼。中国要圆振兴之梦,还需要很多年的持续发展。新加坡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庞大社会开支,应对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所需的巨大投入等等,在在都需要有持续的发展才行。
发展一旦停滞,国家就无法创造用来改善民生和国力所需的新资源,而如果无法有效应对经济危机,也必然要面对工人失业和百业萧条的大问题。情况一旦恶化,则必发生社会动乱。因此,如何确保发展可以持续,才是当前重中之重的议题。对此,国人必须有足够的危机感。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