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新型举国体制”攻关核心技术

时间:2019-11-08 07:4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北看记

相隔了20个月后,一年一次的中共中央全体会议终于在10月底召开。19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全文于本周二(11月5日)——也是中国第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同天傍晚,由官媒发布。

中国的党政文件一贯以“长”著称,让许多人感觉抽象而沉闷,难有耐性读完。不过,如果能与现实对照,官方文件的现实意义也将一一浮现。

比如,四中全会决定要在港澳特首的任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的解释制度方面做出改变,建立健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就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性,一一对应2021年香港特首选举,中央对特首人选的掌控能力,以及香港国安法立法等问题。

对比之下,2013年中共中央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港澳台问题只写了这么一句:“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而今四中全会的《决定》涉及港澳台的部分超过了1000字。此一时彼一时,香港局势的急转直下,已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棘手难题,含义不言而喻

在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一句较少受关注,却同样不可忽视的新提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何谓“举国体制”?关注中国体育动态的读者一定清楚,这是中国体育纵横国际体坛,夺得硕果累累的制胜法宝。举国体制沿袭于前苏联,指的是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由官方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人力、物力、财力,集中选拔、培养、训练有天赋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争金夺银。

反对者认为,举国体制导致体育沦为政治的延伸,为官员的指标服务,最终导致大量运动员退役后缺乏保障,资源浪费,还滋生腐败,应该给予废除,中国应学习西方实现体育事业的职业化与市场化。支持者则认为,举国体制体现的正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即铸造了中国体育的辉煌,还鼓舞了民族自信心,除了体育以外,中国的航天事业、导弹事业也都是有赖于举国体制来实现。

其实,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举国体制在中国体育领域也在淡出,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舆论就出现了告别举国体制的讨论。如今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正式进入四中全会的《决定》中,这让支持市场化、经济自由化的中国知识分子再一次感到改革倒退而深深焦虑。

联系到现实,中国要用新型举国体制来攻克哪项技术领域?毫无悬念,首先就是被美国掐紧咽喉的芯片技术,但相信还不止芯片技术。

去年以来,中国的中兴通讯因“缺芯”而差点由于美国断供而休克,依赖美国技术的中国华为也倍感压力,这些事件深深震撼了全国。到了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透露,中国政府自去年以来已重视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来推动在“卡脖子”技术方面的提升。邓中翰本人也向国家建议用“新型举国体制”来实现AI芯片突围。本次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可见相关建议已被高层正式纳入。

在中美长期战略对峙的态势已然成型,高新科技掌控力决定了谁将在长期竞赛中胜出。在中国执政者看来,以最拿手的举国体制来应对来势汹汹的中美科技战,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同时,四中全会的《决定》写明,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可见新型举国体制还要纳入市场经济因素,不是对旧举国体制的简单复制。

有中国评论分析,新型举国体制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以商品导向,追求目标实现和效益并重,以解释新型举国体制并非走回头路。当局能否做到这一点,外界拭目以待。而无论如何,新型举国体制难免将成为美国指责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不公平竞争的又一例证,就如“中国制造2025”遭美国一再批评一样。

当然,只要美国不断加剧对华压力,中国也难免更坚持其传统优势。换言之,美国施压固然将加速中国在部分领域的开放,也会促使中国在另外一些领域中强化原体制中的因素与成分,这就预示了中美贸易之争、科技之争、制度之争,持续升级的态势。

赞一下
(123)
84.8%
赞一下
(22)
15.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