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郑真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10月28日说,他预计会与中国提前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是没有作出进一步具体说明是什么时候。特朗普称,两国计划在下个月智利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期间签署这一协议,但同时他也提到了智利最近的政治动乱。他说:“所以我会说我们会比预定计划早一点,也可能早很多。”
此前10月11日,特朗普宣布两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具体的文本谈判仍需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才能完成。
中国副总理刘鹤10月25日晚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通话。中方公布的官方通稿显示双方同意妥善解决各自核心关切,确认部分文本的技术性磋商基本完成。双方牵头人将于近期再次通话。
双方牵头人将再次通话并不令人意外,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双方确认部分文本的技术性磋商基本完成。
中美贸易谈判一年多来,中美之间并非没有共识,之所以打打谈谈停不下来,原因在于双方对于什么是共识有差异。比如2019年5月美国以中国出尔反尔为由加征关税,起因是中国就协议向美方提出一百多页的修改意见,而美国认为这些是中美已经达成共识的东西,是不容推倒重新谈判的。中方则认为既然没有达成协议一切都可以重谈,美方也有提起重新谈判的先例。
2018年5月,中美曾发布联合声明,达成了“双方不打贸易战”的共识,同意继续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美国公开表示,暂停推进对华加征关税计划。但是10天之后美国就开始加征关税。中方认为美国撕毁共识,而实际上暂停加税计划并未写入双方的共同声明。美国并不认为自己出尔反尔。
过去一年多的谈判历程显示,中美达成过口头共识、声明、备忘录等形式的共识。但这些都不是正式的贸易协议。中美双方都有诉求也都有筹码,一旦遇到分歧,轻者上升到推倒重来,以部分分歧否定已达成的共识,重则上升到两国关系的全面紧张。在这样的演绎逻辑下,贸易战已经不是单纯的贸易磋商,而成了被政治化、被大国竞争绑架的经济对抗。
现在,中美确认部分文本的技术性磋商基本完成,是贸易战这么长时间以来难得的确定性的共识。这意味着这一部分协议达成后,中美不能轻易推倒重谈。
中美正在全力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如果进展顺利,中美有可能推进第二阶段甚至是第三阶段的协议。今年5月之前美国多次公开表示中美已经达成了90%的共识。中美如果想要继续达成协议,90%的共识可以分割为若干成果,如果想要打贸易战10%的分歧中,任何一点都可以引燃矛盾。目前中美正在做的不是去纠结10%的分歧如何变成共识,而是将已经达成的90%共识确认下来。
这是去政治化的谈判方法,是将中美贸易战落地切割为一个个小的矛盾点,逐步化解。中美贸易谈判能够解绑、降维、落地,是走上解决问题道路的开始。
中美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具象化。这一局北京思路占据了主导。中美贸易谈判从来就不是输和赢的简单经济利益计算,如何在谈判中摸清对方的底牌,如何对中美关系大局负责,如何对中国崛起的大势负责才是重点。
这次的第一阶段协议,事关中国能否维稳中美关系的信誉,事关中美关系危机能否被管控的各方期待。在明年大选之前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中美用确认部分文本的技术性磋商基本完成的方式向第一阶段协议迈进,是在合适的时间将谈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需要政绩成果的特朗普在大选期间没有反覆推翻协议的理由。如果特朗普连任成功,推翻自己当成政绩的协议似乎也说不过去。如果特朗普连任失败,新总统若推翻中美已经达成的正式协议,亦需要美国付出“出尔反尔”的政治成本,届时中美关系恶化的责任将完全不在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