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创新能量是中国经济永续成长关键

时间:2019-10-24 11: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旺报社评

中国第3季经济成长滑落至6%,低于市场预期的6.1%,更创下1992年开始公布季度数据以来最低增速,乃内部投资需求疲软、外部中美贸易战冲击两大因素造成。拆解支出面来看,可以发现在推动经济成长的3具引擎中,第3季消费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达61.2%,足足较第2季的55.3%,多出5.9%。而投资贡献率21.5%,比第2季25.9%少掉4.4%,进出口则从18.8%下滑至17.3%,减幅为1.5%。内需消费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动能,投资及净出口则明显回落。

若从3级产业结构面来看,大抵也可得到一致的答案。与投资及净出口关联性比较强的制造业(第2级产业),在2019年第3季的表现,明显劣于以内需消费为主的服务业(第3级产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第3季制造业产值年增5.2%,显着低于前3季累计产值年增5.6%。服务业表现刚好相反,第3季产值年增7.2%,比前3季累计产值年增7%还高出0.2%。这清楚透露出,与内需消费关系密切的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不过,即使服务业已逐渐取代制造业的角色,但若再把制造业拆的更细一点,其中或许有些变化值得留意。一方面,在制造业中的战略新兴产业及高技术制造业部分,前3季增加值(即附加价值)分别成长8.4%及8.7%,均较整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年增率来得高。另一方面,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仅成长4.7%,而私营企业增加值年增率则是高达8%。一个较整体平均值少了0.9%,另一个则是多出2.4%。这都意味着,中国这几年积极努力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转型,已初见成效。

换句话说,就整体制造业生产而言,私营企业的地位愈来愈加吃重,取代国营企业趋势相当明显。相对重视创新与技术的战略新兴产业及高技术制造业,在逐年下滑的经济成长率中,反向加速成长,挑起经济大梁。在此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质量”的显着提升,让人对中国经济前景多出很多想像空间,应不需要太过悲观。进一步来看,这也是给北京当局启发。持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不被国进民退声音蛊惑,对将来中国经济成长动能的维系,至关重要。而在这过程中,更要重视科技与创新元素的投入,鼓励企业朝创新转型、提升附加价值的方向迈进。因为创新驱动不只是当前经济发展主流,更是中国想要追求技术自主、甚至弯道超车的不二法门。

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先不讨论其在5G设备与专利布局的技术层面,单纯从获利数字来看,就可体会到技术与创新的重要性。根据华为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前3季总共实现营收6108亿人民币,年增24.4%,净利润率高达8.7%。其中,来自于智慧手机的业务,则是成长26%。在美国高度压力(5月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与外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下,华为营收表现不仅没有衰退,反而还逆向成长,彻底跌破众人眼镜。从华为释出的讯息推敲,主要原因就是在于面对美国制裁,过去自主研发的相关技术,获得非美包围圈的国家肯定,还是愿意使用华为设备。例如,就5G商用合约来说,迄今为止,华为已与全球领先运营商签定60多个,让整体的资讯科技、光传输及数据通信等设备生产得以稳定成长,连带也带动营收表现。

对于华为财报的亮眼表现,市场普遍仍不买单,认为美国制裁冲击时候未到,而非如华为所述那般云淡风轻。但不容否认,华为的表现确实已突显创新与技术本质的重要。也就是说,即便创新与技术投入的产出效益无法在短期立即显现,甚至可能有损短期成长动能,但基于长期考量,想要推升经济动能,还是得思考如何诱使企业加快投入创新研发,进而从中塑造出自身独有的利基市场。若只是一味在需求面做文章,透过政府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来拉抬经济,短期或许有些刺激作用,但长期恐怕只会更加扭曲资源配置、甚至助长资产泡沫,并无助经济成长。

特别是对中国当前处境来说,内有经济下滑压力,外有美国关税威胁,想要一兼二顾,还是得回归到供给面改革的本质,加快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个中关键,还是在于企业与产业的创新动能。北京当局要有这样的认知。

赞一下
(12)
80%
赞一下
(3)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