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美中谈判斗而不破 难有大获

时间:2019-10-10 09:0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林建甫

美中贸易第13轮谈判今(10)日登场,随着美方扩大对中国大陆制裁,加上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在推特发表支持香港示威者的口号,引发大陆支持者反弹与抵制,NBA争端愈演愈烈下,外界认为新一轮谈判恐难寄予厚望。

然而美中谈判难有大获的根本原因,在于美方试图通过极限施压,实现不合理的利益索求。美国向中方提出的要求包括:一年内减少贸易顺差1,000亿美元,之后一年再减少1,000亿美元;停止《中国制造2025》中对先进制造业的补贴;接受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产业的潜在进口限制;实施“直接的、可验证的措施”,阻止网络间谍入侵美国商业网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目前10%的平均关税降至与3.5%等。此外,美国还要求,两国须在每季共同审查进展情况。

传统贸易协议目的是降低签署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协议是基于双方遵守协议条款的设想。但美国要迫使中方改变在知识产权、补贴等方面的行为,上述协议的逻辑不同以往,更类似于美国对外国实体实施的金融制裁,只有其他国家做出美方想要的改变时,这种制裁才会解除。

对比,中方政府也有三条主要底线,首先是要不要取消关税?中方认为,关税是双方贸易争端的起点,如果要达成协议,那么关税必须全部取消。这不只是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到更多的问题。关于采购问题,特朗普、...在阿根廷的G20峰会见面形成共识,当时只形成一个对数字的初步的认同,那么究竟数字多少?现在双方有不同看法,中方认为这是个很严肃的事,不能轻易妥协。第三是文本的平衡性,任何国家有自己的尊严,所以文本必须平衡,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大陆非常坚持。这些是...不能也不愿意让步的“底线”。

目前大陆正在加大力度酝酿一系列长期策略,不仅仅是对眼下关税升级的应对,更是对于未来长期美中贸易关系的长线布局。

这些长线应对方案将涵盖货币政策、产业分工、行业布局等多方面,既是自身内部发展需要,也是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之策。

我们实难从短期双方扑朔迷离的态度变化,去研判未来美中谈判可能的结果,但过程中双方似乎有默契地在且战且谈、斗而不破的原则下各取所需。

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在谈判过程要到更多利益、企图转移被弹劾焦点、拉抬民调来争取明年连任;大陆迫切需要的是进口美国农产品稳定物价、提振市场对经济持续趋缓的信心。就此来看,我们不排除双方新一轮谈判达成部分协议的可能性。

不过,9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意外宣布全面及定向降准、放宽QFII及RQFII额度限制等做法,亦显示中国大陆在释出善意时,也主动推出政策提防美中谈判再度触礁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在高度不确定、非经济因素干扰有增无减的环境中,市场的震荡就不可避免。

总之,美中谈判,虽然是贸易问题为主的斗争,但这牵涉整体的国家利益,乃至于世界的霸权争夺战。历史上归纳出了“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只是古代的斗争不可避免地走上战争,现代社会则将战场延伸到各领域:贸易、经济、军事、科技、国际关系等。造成了这个不确定的年代,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作者是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资深顾问、台大经济系教授)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赞一下
(53)
89.8%
赞一下
(6)
10.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