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之
在8月中美新一轮关税升级对峙中,特朗普再秀极限施压威力,中方也以关税反制、利率破7等措施有力还击。但到最后,中方并未继续跟牌,而是先眨了眼。美方见到台阶马上就下,做出善意回应。
9月1日,双方相互开征一部分新关税,但旋即敲定,于10月开展第13轮贸易磋商。中国消息人士如《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等还放出话来,称磋商可能有突破,值得期待。
这让中国国内鹰派人士略感不满,且有些不解:当时美股受贸易紧张、利率倒挂、美联储降息不积极等因素影响,大幅下挫。相较而言,中国股市还算淡定,汇率下跌也可控。若强硬回击,势必加剧美股震荡,对特朗普造成压力,为何放软姿态,不趁势追击美股?不追击也就算了,为何关税刚落地,就急急忙忙同意磋商?拖一拖特朗普也好嘛。同意磋商也就算了,为何还频频暗示将有突破,难道高层已决定作重大让步,要通过消息人士向社会吹风吗?总之,疑惑多多,颇为不解、不甘。
其实,中国经济远没有到撑不下去的地步,完全有能力继续周旋。美国经济也不大光鲜,最近反倒是阴云盘绕:长短期国债利率倒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三年来首次跌破荣枯线,8月新增非农就业逊于预期。为何中方此刻先“眨眼”示好呢?恐怕不仅是经济压力使然,更多出于其他考量。
日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有两篇报道可资参考。其一称,关税不再是中国最大的难题,“脱钩”(decoupling)才是。其二称,中美贸易战已进入一场新冷战的早期阶段,不仅仅是贸易问题了。特朗普已陷于无法逆转贸易战走势的位置,即使达成贸易协议也无济于事,虽然他很希望达成协议,以利竞选连任。
很可能,中国现阶段最担心的,正是贸易战失控导致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变得不可收拾。中方不惜放低姿态,意在管控分歧,避免滚石下山。
据悉,特朗普对中国8月23日宣布的关税报复狂怒不已,似乎丧失理智了。中国商务部随后表态:愿以冷静态度通过磋商与合作解决问题。熟悉中方字斟句酌风格的人都会意识到,“冷静”二字是贸易战话语中的新词汇,是有所指的。中国一直坚持对美“斗而不破”,一旦发现破局风险飙升,自然倾向先缓和一下“斗争节奏”。
中国被特朗普的狂怒和真假难辨的失智唬住了吗?恐怕不尽然,还有更现实的压力——贸易战向地缘政治领域过度外溢,客观上造成一种全方位压迫的局面。比如让中央政府头痛的香港问题。同时,也让周边国家有机可乘、动作频频,可能实质性损害中国长远利益。贸易战白热化之际,中国政府亦无暇他顾。另外,因为国庆70周年,中国人钟爱喜庆祥和的氛围,与美国剑拔弩张并不应景。
较之经济因素,上述因素可能是中方缓和姿态的更重要原因。但管控分歧并不意味着非要作重大让步。毕竟,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日益积累,特朗普政府的竞选压力也不小。继续对华大打出手,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未必划算,因此,特朗普政府也有缓和愿望。给贸易战降降温,不必一直剑拔弩张,对双方都是可接受的。
中方不急于达成协议,却急于管控分歧。但此番眨眼,会不会让特朗普坚信中国已无力抵抗,愈发顽固难缠呢?很有可能。中方可让步的余地很小,既要守住底线,又要“斗而不破”,着实不易。拿什么来安抚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呢?且看看。
作者是中国吉林省文化传播公司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