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中国要不要对美进行“接触政策”

时间:2019-10-07 08:1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随着中美贸易战、技术战加上地缘政治因素急速升温,美国否定对华接触政策声音越来越明显,遏制政策的呼声则在上升。现在,反过来到了中国必须讨论对美是否要坚持接触政策的时候。

熟悉中美关系的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感到惊讶,对于是否奉行“接触政策”(engagement policy),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大讨论的焦点问题吗?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结束时在对华政策上确定了“接触政策”大方向,尽管过去20多年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美国历届政府基本继承接触政策基调,中美关系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然而,随着中美贸易战、技术战加上地缘政治因素急速升温,美国否定对华接触政策声音越来越明显,遏制政策的呼声则在上升。现在,反过来到了中国必须讨论对美是否要坚持接触政策的时候。

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这样写道,美国必须重新考虑过去20年的政策,基于下面的假设,与竞争对手的接触以及将其纳入国际机制和全球贸易,将使他们成为良性参与者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前提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可能是美国官方对于接触政策最为直接的否定表态。

与此同时,美国的政策界和学术界很多人也认为,美国的接触政策不仅没有达到目的,相反壮大了中国,并且带来了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而中国也不再韬光养晦,美国被中国欺骗了,因此必须放弃原来的接触转向遏制。

笔者认为不是美国的接触政策错误了,而是美国的接触政策的逻辑前提以及评判标准是有偏差的。美国接触政策的前提是要通过非军事手段改变中国,让中国变得更加像美国。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说对于美国政策的根本性挑战,在于说服中国定义自己国家利益,以一种与美国相兼容的方式进行。那就是为什么美国孤立中国发展作为一个安全、繁荣、开放的社会,并且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完全和负责任的一员。

过去美国对华接触政策主要是对应美国国内政治动态的结果,而没有过多地考虑过中国是如何思考国际关系、中美关系以及自身的因素。美国对华政策逻辑也主要是为了获得所谓的国内合法性而进行的话语体系建设,例如克林顿为了说服美国国内同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这将成为中国的体制的一剂毒药。

这样的话语尽管可能可以说服美国国内的遏制派,但无疑会引发中国对于美国接触政策最终目的是要颜色革命的持续的怀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的对华接触政策在建立互信方面的确不大成功。

美国要认识到接触政策并没有失败,在很多领域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这并不是中国单方面获利过程,也是美国以及国际社会同样获利过程。从经济领域上来说,中国加入WTO,并且在这个进程中进一步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各种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国也学会了使用这些国际规则来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中国目前已经从原来的游离在外的行为体,变成一个坚定维护多边经济治理机制的领头羊。

在安全领域,中国在裁军和核不扩散领域当中同样逐步接受了国际规范,从原来认为军控于核不扩散是超级大国遏制中国发展工具,转变为这个机制的坚定维护者。没有这些转变也就不会有中国在朝核和伊核问题上参与,甚至主导政治外交解决的新姿态出现。虽然,上述转变不能说都是中美接触的结果,但中美接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上述过程中,中国认识到接受这些机制、原则、规范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中国的自我内化结果,让中美在这些问题上出现了趋同和共识形成。然而在另外一些领域,中美之间的分歧的确没有因为接触而变化,甚至因为接触让不可能改变变得更加明显,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些分歧而否定前面所述的成绩。

中国对美实行接触政策的质变

上一轮的接触政策主要是美国对中国单方面的影响为主,中美关系的新一轮的接触政策需要有两个方面的质变。第一美国要对接触政策的逻辑前提进行修正,不是按照美国的模式是否改造中国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能否通过接触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和共识。过去美国的接触政策更多地立足于美国自身的优越感以及使命感,而不是基于平等对话,共同塑造对于双边关系和国际秩序未来的共同期待。

第二则是更为重要的思维上的突破,即中国是否可以通过接触政策来改变美国的行为和认知。这个问题在过去似乎从来没有被认真思考过,因为美国不可能被中国改变已经成为思维定势。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中国对美接触政策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问题,将是不可避免的课题。

首先,中国要努力减少美国国内认为中美关系中“接触无用论”存在的环境和土壤。美国国内有的人认为,对华接触政策造成双方交往不平等结果,例如美国认为自己对中国开放的信息与中国对美开放信息不对称,美国吃亏了。

这种逻辑进一步延伸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体制的必然结果,如果这种观点在美国蔓延占上风,那么遏制政策就会完全主导,中美对抗就会更加可能。

对中国来说,关键不在于如何消灭上述“接触政策无用论”本身,因为这种论调永远会存在,而是如何减少这种论调的土壤。这就需要中国更加主动地接触美国各界做说服工作,另一方面自身需要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与此同时,中国也要看到目前还不具备直接影响美国行为的能力的现实,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以往美国对华接触政策追求彻底改变中国的逻辑。

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始终过度强调崛起国家不满意现有国际秩序,从而选择全面对抗道路,但实际上崛起大国往往为了保护自身上升路径而不愿意这样做,相反担心衰落的既成大国容易试图赶早不赶晚地采取强硬政策,试图减缓对方发展速度。

对于中国来说,关键不在于直接改变目前美国国内的对华负面认知,而在于如何改变可能导致中美全面对抗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来间接改变美国认知。

第一,中国要坚定对多边主义。全球化是未来历史大势的积极预期,避免让中国国内主张通过全面对抗来解决问题的声音成为主流。中美贸易战是全球化进程中调整变革升级的一个考验,这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一时间的困难和挑战,但不会是最终的结果。就事论事该斗争的斗争,该改革的改革,该谈判的谈判,中国不接冷战的招,全面对抗就很难出现。这不是绥靖政策,而是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也是信心的体现。

第二,中国要拓展和推动非美世界经济合作和亚洲经济一体化,来阻止中美全面对抗的国际环境形成。中国与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一方面可以让中国经济过度美国中心情况得到更加平衡改善,另一方面也是向美国展示中国与西方合作是能够良性互动,从而改变美国国内对华认知讨论的国内生态。

近期,...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强调中国“扩大开放说到做到”等表态,对于坚定非美世界的信心非常及时。亚洲经济一体化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巨大的潜能没有挖掘出来,例如东亚三大经济体的中日韩,至今为止还没有自贸协定。

只要中国坚持自由贸易的原则,加上中国崛起后形成的各种比较优势,即使美国真的想要建立类似于冷战中旨在全面遏制对苏技术和经贸关系的多边框架,即多边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COCOM)式的多边脱钩机制,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国家都不可能响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去是美国在讨论要不要接触,现在轮到中国讨论,这本身也反映了国际体系发生的重大变革。中国采取积极对美接触政策目的,就是要让美国认识到中国国内的讨论,并非全面反美或者遏制美国,而是要通过接触来达到相互能够接受的新共识、新规则、新机制建设,例如在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人工智能等方面,是新的领域须要新的规范,必须共同商量来解决。

近期,华为总裁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表示愿意出售5G技术,这与美国目前脱钩倾向正好形成对照。同时中国需要同世界其他国家开始对话与合作,这不是为了围堵美国,而是要让美国理解遏制中国的政策,很难调动起国际力量形成冷战式样的反苏经济封锁同盟;而中国也不会建立自己的经济圈子,同时要强化对WTO等多边机制的认同,依靠这些多边机制来解决争端和纠纷。这将会增强软实力,同时增强其他国家对于国际机制的信心。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赞一下
(13)
50%
赞一下
(13)
5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