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理非不倦发声 政府莫负有心人

时间:2019-09-29 15:0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01

港府周四(26日)晚举行首场“社区对话”,观乎双方现场表现,特首林郑月娥与参与的逾百名市民互动有限,很大程度仍是各说各话。不过,有份发言的市民都是有备而来,把握极有限的时间,有理有节地述说各自的诉求。在示威冲突无日无之,社会走向两极化,“深黄”“深蓝”各以激进手法表态,撕裂日见严重之际,这样一场各界看淡的对话,却让人看到不少市民仍珍视“和理非”价值。这些市民也许明知对话效用有限,但仍积极把握机会发声,他们和平理性的精神实在值得尊重,港府更需要重视。

获抽中发言的市民中包括一名已为三名子女父亲的中年男士,从言谈间可知他正是那种典型的温和“和理非”。他自称近来参与过的示威只有6月12日的民阵游行,更不忘强调那是“合法游行”,而他甚至视参加对话为较为激进的行动,质疑自己或许不应前来参与。然而,这位先生决定站出来,不愠不火地向官员们表达不满,质问港府为何不对这不断擦枪走火、随时有人命伤亡的社会动容。他又直言对社会局势变样、一步一步逼港人移民海外的忧虑。相信这位先生的言论,正能表述出不少中年市民——特别是家长——的心声。

一场修例风波,让许多从来不理世事的市民一夜觉醒,有些人或许一下子变得激进,但更多的政治素人想必仍是温和、理性的。一名三十多岁、任职银行业的女士便属于这一类,她表示自己此前一直未曾对港府、警方感到不满, 但近月风波却让她非常“心痛”。她事前显然做足功课,发言时有条不紊地指出监警会处理目前问题的局限,质问官员有何理由坚拒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更呼吁港府绝不可逼不少正付出沉重代价、为香港未来抗争的年轻人走上绝路。

自港府宣布构建对话平台以来,社会普遍不抱期望,质疑对话会谈只会沦为特首林郑月娥自说自话的“政治骚”(政治秀)。首场“社区对话”似乎说明这些质疑亦不无道理,但这不代表对话不应坚持,恰恰相反,当“和理非”市民愿意参与,港府应开拓更多渠道给他们发声。

必须强调,这种互动不能只停留于“交流”,港府要在施政上作积极回应,否则只会消磨“和理非”的耐性,后果不堪设想。事实上,“和理非”们对目前困局也非全无情绪。正如一名中年女士怒斥林郑重视权贵,贱视市民,只要获得足够的权贵支持,“足够票”即何粗暴施政,完全漠视广大市民意愿、利益;当市民的愤怒忍无可忍,示威冲突未能制止时,林郑方才展开对话。她批评林郑只能作为出色的行政人员,绝不是称职的从政者,其批评字字铿锵,广传于社交媒体上,可谓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和平、理性、非暴力本来是港人参与社会运动时珍重、也广受外界赞颂的价值,当前严重缺乏互信与撕裂的社会氛围,却使“和理非”受到质疑,被批为离地。我们一直认为,作为香港社会主体的“和理非”不应以自暴自弃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力量,而是要把握各种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合力阻止街头抗争偏离正轨。

数个月煎熬换来的这场对话也许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也证明香港人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和理非”理应继续挺起腰骨,坚持以非暴力方式推动社会改革。至于港府,既然创造了空间让这些“沉默大多数”走到镁光灯下,发出理性的声音,就绝不可对他们的诉求嗤之以鼻。如果港府不积极主动回应社会诉求,对话终究徒劳无功。如何不负“和理非”众望,林郑实须三思。

赞一下
(34)
61.8%
赞一下
(21)
38.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