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五
“十一”临近,新中国“七十大庆”在即。回顾新中国历程,有关香港一段段旧事的重温和拼接,或对近来人们有关“香港在整个国家地位”的讨论有所启发。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另起炉灶”和“打扫乾净屋子再请客”的对外政策下,中共作出“暂不动香港”的决定。廖承志建言,保留香港“自由贸易港”,等于在美国对中国的立体封锁线撕开一个缺口。
的确,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不少对外交往都是藉由香港进行的。香港是海外民间友好人士入境的通道,也是内地与外界相互了望的平台。在那个封闭年代,香港对新中国保持对外交往,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之后,香港更是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自由贸易港的作用,为内地引进外资、转口贸易牵线搭桥,为内地“借船出海”的对外开放举措提供了保障。因此,“七十大庆”上若论功授勳,香港将获得独一无二的勳章。
即便在英国殖民治下多年,香港从来都与祖国“同甘苦,共患难”。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香港因其特殊性,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供应基地,九龙到广州铁路在此期间所发挥的作用便为明证。如今暴徒损毁国徽、国旗,玷污抗战纪念碑,无不是在玷污香港人对国家民族贡献与牺牲的象征。回顾历史可知,香港一直都是特殊的爱国大本营,与国家的命运和荣光始终一体。
现在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实力增长、对外开放水准提高,香港的优势在逐渐减弱。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示范区”等发展战略提出,也有人猜测香港的特殊地位是否将要被“永久取代”。
事实上,上述猜测只是杞人忧天。诚如在内地政经两界都颇有声望的原重庆市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近日所言,以GDP(本地生产总值)来衡量香港的地位,认为中央会抛弃香港的观点,是十分幼稚的。香港地位之不可取代,在于“性质”而非“量”,中共几代领导人都看到了香港和内地体制不同中潜在的优势互补。
香港对国家的意义不止经济
改革开放后,香港对内地显著的“经济之功”,让人们差点忘记了,香港对于整个国家的意义自始至终都不止于经济层面。回归后,香港的特别之处在于她在“一国两制”下保留一套基础性的资本主义制度,这被外界评价为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体系进行经济交流的“信用担保”。这一制度优势,可充当两套系统在经济上的转换器和连接点;而在意识形态方面,则既促交流,亦为缓冲。
回归之后的香港一直存在“身份焦虑”,担心因回归改变现有制度,也担心曾经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地位不保。必须看到,从国家角度看,“一国两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本国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稳定性。本次修例风波,北京方面始终保持了冷静、克制,其背后正是中央对“一国两制”的坚持和对香港独特价值的珍视。近日官媒《人民日报》发文称:“香港对于中国,不仅不可替代,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有“一国两制”新实践之称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中央将香港视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有意发挥香港更大的独特作用。
在国家如此重要战略安排下,香港没有理由不对自己珍而重之,更不必妄自菲薄。曾经,香港与祖国共渡苦厄;而今,实力增强的中国逐渐移步世界舞台中心,香港理应是这份荣光的贡献者与分享者。未来的香港,不但是中国机遇独一无二的管道和窗口,更应成为中国机遇理所当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香港最重要是找回信心、做好自己,找到新中国成立70年时香港应该在的位置。
作者是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