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剑
反修例风暴席卷全港3个多月,特首林郑月娥早前提出对话平台。作为“头炮”,她前日(18日)连同多名官员与一众区议员会面。其实运动发展至今,民间五大诉求已经清晰不过,相信林郑并非听不到,问题只是接受与否。因此,或许有人认为,所谓的对话,“政治骚”的味道甚浓。
然而,即使是政治骚,总需要做得“好好睇睇”。参考常被拿作和香港近期示威比较的法国黄背心运动,总统马克龙今年1月起举行为期两个月、多达一万场的“全国大辩论”,头炮同样是地区人士,与600名市长对话。其姿态、开放程度都相当值得港府参考,纵使未必可即时扑火,但起码观感上展示政府有心对话,有助降温。
1. 林郑2小时 vs 马克龙7小时
基于现实限制,见面总不可能让所有人发言,但时间愈长,起码有更多空间令与会者畅所欲言。全港现有458名区议员,林郑起初邀请所有区议员出席,但会面时间仅2小时,即平均每人仅得15.7秒时间。据了解,最终有98名区议员出席,38人获安排发言,每人发言时间限3分钟。时间仓促下,最终林郑只在开场、结尾发言各一次,每次数分钟,难免令人觉得对话“到喉唔到肺”。
相对之下,法国黄背心运动在去年年底爆发后,马克龙在1月15日到西北部小镇大布特鲁尔德(Grand Bourgtheroulde)展开“对话”,单人匹马会见约600名市长。同样是会见地区人士,马克龙足足花7小时和众多市长对话。马克龙在过程中“交足戏”地勤抄笔记,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逐一回应受关注的议题。
2. 传统大辩论 vs 传统公务员式谘询会
在法国,这类“大辩论”本身有其传统。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沙龙文化,鼓励公民互相辩论、交流,讨论社会事务、公共政策等,上至政府下至基层农民,皆可参与辩论,培养公民意识(至少表面上如此),亦孕育出卢梭、伏尔泰等着名哲学家。民众好辩,大辩论民间自然相对受落,认为至少是吸纳民意的较有效方式。
马克龙除单人匹马辩论外,随后也有参与其他形式的讨论,例如去市议会接受质询、私人形式的午餐会等,形式相当多元化。
不过在香港,官方就政策吸纳民间意见,主要限于官方形式的谘询、公听会。公务员回应民众强烈的意见,一般都极度官腔、人肉录音机,早已为外界诟病。所以令人好奇的是,往后的“对话”到底能否脱离这种影子。
林郑前日总结发言时,也只是重复“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最重要的原则”、“法治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会继续与市民沟通等内容。如果往后继续用这种读“标准答案”、照本宣科的官式回应,公众会否收货,是消气还是更生气?
3. “押解”议员进场 vs 前往小镇
选择会面地点也是一个学问。要见地区人士,自然是“主随客便”愈显得亲切。马克龙上任后,正正是被外界批评态度高傲、精英主义、不知民间疾苦,和今日的林郑月娥有相似之处。
马克龙所选择的会面地点大布特鲁尔德,人口只得三千多人。而在往后的辩论会中,马克龙亦多次深入反对阵营的根据地,与地区人士对话。在观感上,至少显示出一种诚意。
至于林郑,则是安坐政府总部,找区议员到来“朝圣”。政府又以旅游巴接送区议员,而不是让他们自行前往,西贡区议员方国珊形容此形式“有少少似押解”,外界观感上已输一截。当然,林郑所称的对话只是刚开始,到底她日后落区时,会否深入一些民主派的根据地,大方地和持不同意见的市民对话?大家拭目以待。
4. 直播有何不可?
林郑前日的对话会,事前明言场内禁止录音、录影及直播。有至少两名区议员当时尝试“突袭”在Facebook直播,但都很快被发现并阻止。整个对话过程亦没有公开,公众难以得知实际谈了什么。
相对地,马克龙当日与市长的对话全程公开直播。公众现时仍然可以在爱丽榭宫的YouTube频道重温完整过程。
当然,林郑近日会见商界人士时,屡有录音流出,金句连爆,又说自己有选择的话会辞职、除三万警察之外什么都没有等等,到底是担心“尽诉心中情时”讲多错多,还是有意选择性地释出部份录音,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是正面回应诉求 还是继续“noted with thanks”?
所以,在现今资讯年代,政府要了解民情的途径很多,所谓的对话会,可说是政治骚一场。但“临时演员也是演员”,至少应该做得“好好睇睇”,在观感上令公众感到诚意,才对局势有帮助。只是作为对话“头炮”,林郑与区议员的会面有太多改善空间。
尤其现时民间、中间派、温和建制都有强烈声音认为监警会制度权力不足,要求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厘清真相,官员肯定听得清清楚楚,但次次都是用同一堆官腔“耍太极”。如果林郑班子继续是这种“意见接受,但作风照旧”的态度,所谓的对话,只怕变成无太多实质意义的各说各话。第一场社区谘询会下周四(26日)就会举行,且看政府到时会拿出什么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