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大陆 被忽略的互助历史(2)

时间:2019-09-16 15:5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当时,面临外国大鳄的猛烈攻击,香港特区政府做出了一个空前的决定,动用政府储备购买股票,直接面对外国做空势力。但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步,如果政府储备撑不住,意味着香港经济面临垮台。”蔡冠深说,这个时候中央决定介入,央行派了很多顾问到香港,为香港提供各方面帮助,一起打退了金融大鳄。“这是非常漂亮的一战。”“我们衷心感激中央政府在关键时刻公开表示,只要香港有需要,中央将不惜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保护联系汇率制度。在此非常时刻,中央政府的支持无疑是强大后盾。”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2003年“非典”是另一件让包括陈健波在内的港人不堪回首的事件。“香港当时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病,不敢出门,都戴口罩,市面很萧条。以前顾客满堂的餐厅无人光顾,餐饮旅游受到重大打击,楼价大跌,犹如‘悲情城市’。”他说,“好在当时广东、深圳与香港一起携手,大家都很努力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内地防疫专家钟南山就如何处理‘非典’给香港医疗界提出很多宝贵意见。”陈健波表示,“非典”之后香港经济疲弱,幸运的是,国家为香港引入“自由行”,刺激香港旅游、零售及饮食业的发展。之后,内地资金加快来港投资,令香港再次繁荣。

“我们夫妇所在的两个行业(餐饮和旅游)都依赖客流”,梁明兴说,“当时就觉得,有中央政府做依靠真好。”

“风水轮流转”,但在同一天空下

“风水轮流转”,梁明兴这样评价两地这些年相互扶持走过的路。上世纪60年代,梁明兴在深圳的堂兄弟来到香港,梁明兴的母亲就给他们买很多东西带回深圳,他们很羡慕梁明兴一家的生活。“可是人家现在在深圳过得很好,个个是土豪,我们回去好像很穷一样。”梁明兴说。

“其实从1997年开始,内地就开始慢慢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和人家比?房屋建设、医疗、金融都没有内地好。这是实话实说。在我们看来,20年前深圳的治安不是很好,但现在很好了。”梁明兴在采访中不断感叹,“在我们这个年纪回看两地的变化,真的很大,而且很快。”

眼下,社会动荡让梁明兴夫妇近两个月没有开工。梁明兴所在的餐馆面临倒闭,妻子所在的旅行社很久没有接内地团。梁明兴和他在香港的亲戚不敢在一起吃饭,怕聊政治话题闹出不愉快。

“不应该说香港和内地谁欠了谁!我不认为港人与内地同胞要争论这个问题。”陈健波对《环球时报》记者谈起这个话题时态度很坚决,“香港与国家根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至亲之间根本不会计较谁欠谁。不同的时候大家做不同的工作,比如早期香港把资金、技术、做生意的方法带入内地,而香港在助力内地发展的同时,很多投资设厂的港商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很多事情都是互惠互利的。内地市场非常庞大,近些年,很多人来香港做生意都是为了进入内地市场,所以根本就是国家变成香港的大靠山。”

李晓兵也表示,“到底谁欠谁”只是一笔很低级的账,如果局限于算这个账,很容易使得香港和内地陷入对立和区隔的状态中。他认为,香港这样一个地方被割让、租借,这件事带给整个民族一种巨大的屈辱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会对香港有这么深的感情,同时将这种感情转换成整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即要洗刷民族耻辱。所以我们为香港做很多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也是不计代价的。

“我们经常说,如果国家再造几个香港,或者说整体发展达到香港的水平,那中国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香港极大丰富了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这一点不是通过从香港获得了多少资金或技术可以感知的。”李晓兵说,另一方面,香港能够创造奇迹的一个基本支撑要素就是它不是孤悬海外的小岛,而是那个年代内地通往海外的“单一通道”,多种因素聚集在香港,让它迸发出活力。当国家发展需要时,香港恰恰能给国家提供所需要的东西,然后香港也需要整个国家层面对它提供支持。

陈健波表示,他明白,香港曾经是殖民地,两地民众可能在文化及生活方式上有些差异,但大家应该和而不同,毕竟都是中国人,是血脉至亲,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守护。“打个比喻,回归前,香港好像是在寄养家庭居住,回归后,再与家人在同一天空下,好好地生活。” 

赞一下
(31)
79.5%
赞一下
(8)
20.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