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伦合并”政治阻力大金融国际路不应却步

时间:2019-09-14 11:0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明报》社评

港交所提出以近2900亿元(港币,509亿新元)收购伦敦证券交易所,英国反应审慎。经济全球化,生意跨国界,国际巨企不再囿于以某一地方为家,各地证交所因应这一趋势寻求合并提升竞争力,乃是世界潮流,香港和伦敦作为欧亚两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均处于前所未见的政治不明朗时期,“港伦合并”可以为双方注入强大支持动力,然而地缘政治因素却成了巨大阻力。港交所业务愈国际化,愈有助彰显香港独特性,即使世局遽变西方对中国猜忌加深,香港仍应致力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贯彻自身独特国际定位,就算道路艰难也要走下去。

政治不明朗困扰两地 合并助巩固金融中心

过去10年,证券交易所并购整合成为国际大趋势,港交所和伦交所都尝试寻找合并伙伴,应付新兴对手和新科技带来的挑战。以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计,目前港交所与伦交所分别位居全球第六及第七位,一旦合并将跃升至全球第三,只屈居于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之后。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形容这是“世纪联姻”,合并后将形成一个18小时持续的环球市场平台,《纽约时报》也指出,倘若“港伦合并”成事,将构成一个敢于挑战美国主要交易所的强大竞争对手。

今次港交所“求婚”,酝酿已有一年。港交所和伦交所各擅胜场,有很高的互补性。伦交所应对欧美交易时段,港交所应对亚洲时段;伦敦是离岸美元金融中心,香港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伦交所目标是欧美成熟市场,港交所则主要覆盖亚洲新兴市场。近年伦交所锐意开拓亚洲市场,与上海证交所建立“沪伦通”;香港方面,目前内地(大陆)公司市值占港股比重超过六成,近年港交所积极推动国际化,除了壮大自身实力,亦可避免市场过度依赖内地经济。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是自己说了算,更不能吃老本。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因为“英国脱欧”蒙上厚厚阴霾;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受到反修例风暴冲击,长远会否出现变化,也是未知之数。“港伦合并”不仅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对长远巩固两地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都有好处。

“港伦合并”要过三关,包括伦交所和港交所的股东支持,以及英国政府批准。今次港交所提出天价收购,溢价约为两成,对伦交所股东本有一定吸引力,反而是香港方面有人担心港交所每股盈利大幅摊薄,不排除股东反对。不过这次合并的最大阻力,始终是地缘政治因素。金融业是现代资本主义核心,股票交易所不仅是金融建基,更是重要战略产业,象征一个地方的资本实力高低。英国政府向来不太想伦交所由外人持有,“港伦合并”更触动英国以至西方政治神经。《金融时报》指伦交所倾向“拒婚”,原因之一就是对政治风险有疑虑。

经济金融国际化 彰显香港独特性

平情而论,伦交所和港交所的股权分布都很国际化,伦交所单一最大股东是卡塔尔投资局,持股约一成;港府作为港交所单一最大股东,持股不足6%,倘若合并成事,单一最大股东将是卡塔尔投资局,港府仅列第二。李小加强调,港交所不是中国公司,甚至不是单纯的香港公司,而是一间全球性的企业,可是西方最在意仍是“中国背景”,质疑合并后北京是否可以通过香港影响伦交所。虽然新首相约翰逊对华态度相对温和,盼为一旦“硬脱欧”多留后路,不过“港伦合并”事关重大,不少英国人显然宁可伦交所花270亿美元(371亿新元)收购数据提供商Refinitiv提升竞争力,多于选择与港交所“双剑合璧”。

殖民统治时代,香港是英国和西方伸张在华(以及远东区)利益的桥头堡,国际化的定位令香港得以左右逢源。回归后香港奉行一国两制,香港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独特性得以延续,然而中国崛起牵动世界百年未见变局,西方看待香港定位也渐见变化。西方发现香港未能像昔日般对内地发挥重大影响力,反而看到香港逐渐加强与内地融合,成为中国在西方以至全球伸张利益的桥头堡。港资在外拓展商业版图惹来西方国家关注,并非新鲜事,10多年前和黄拿下巴拿马运河两洋出口海港经营权,便在美国引起甚大反应,然而近年西方戒心明显上升,由去年长实牵头收购澳洲天然气巨头APA集团碰壁,到今次“港伦合并”引起的回响,都反映这一趋势。

国际权力天秤出现变化,香港只能顺势而为。香港金融经济愈国际化,愈能彰显香港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不仅有助提升竞争力,亦可提高香港面对各方的议价能力。港交所提出“港伦联姻”,虽然阻力重重,然而正如李小加所言,不尝试就绝对不可能成功。金融国际化元素在香港愈显现愈好,就算国际形势变化令道路变得更崎岖,香港也要坚持。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