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论
美中贸易战尚未看到和解迹象,双方持续加码提高关税,对于全球经贸冲击也扩大。不过美中两国也在其他领域较劲,拉拢合作对象或推动经济结盟,对于台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不能因选边站而损及经济利益。
最近日韩两国为了溯及二次大战劳工官司,两国翻脸衍生到贸易战;双方外长甚至不愿在美国调停的场合同台握手,埸面非常尴尬。但是最近在中日韩三方外长会议,在中国大陆斡旋下,日韩双方释出善意愿意谈判来解决歧见,算是给足中国大陆面子,不过三方都有各自的盘算。
在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日本-欧盟自由贸易协定(FTA)及韩国-英国FTA相继到位后,美日贸易协定更可能有所突破。中国大陆在区域经济整合已落后,当然希望日韩两国可以和解,以免影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RCEP谈判已延宕多年,若是日韩翻脸,谈判更不可能在今年年底完成。另外中国大陆也推动陷入僵局的中日韩FTA可以早日完成,以扩大FTA版图来制衡美国。
日韩两国则是着眼于与中国大陆建构FTA,有助于强化在大陆市场优势。美中贸易战迫使许多在大陆的美国企业,以及替美国企业代工的台湾企业纷纷撤离,但对于在大陆的日韩企业影响则较小。若是日韩可与中国大陆建构FTA,降低进入大陆市场障碍,反而有利于拓展内销市场;另外FTA会调降关税,相较大陆对美国提高关税,更有利于日韩扩大出口利基,填补美国所留下的缺口。
特别是以日本立场而言,由于参与美国对中国大陆企业的抵制,美日贸易协定签署在即;所以不希望使中国大陆认为已向美国倾斜,而必须强化和中国大陆的互动,以有效杠杆与美中两大强权的关系。
美中贸易战带动台商回台生产,台湾今年1到7月对美国出口26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18%;对中国大陆1到7月出口72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衰退8%,显示确实存在转单效应。不过许多回流台商并未完全撤出中国大陆,在大陆仍保有生产据点;所以现阶段台湾出口地区比重的位移,是否为一短期现象仍有待观察。另外不少回流台商是利用台湾既有资金扩充规模,资金并未回流台湾,也会限缩经济效益。而且受到全球景气下滑冲击,今年1到7月台湾总出口1,86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衰退3%。出口持续出现负成长,如何降低冲击并挽回颓势,对于台湾经济至关重要。
另外,无论未来贸易战结果为何,可以确定美中两国将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双方产业分工会疏离,技术更加分道扬镳,在各有庞大内需市场支撑下,形成所谓美规与中规两大体系。美国早已展开打造美规并围堵中规体系,扩大对中国标竿企业,例如华为的进出口限制措施。美国技术虽仍居于领先,但是中国在市埸及成本面保有优势;各国不但面临选边站的压力,也必须维持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
台湾企业过去在中国大陆主要以制造为主,在美中贸易战持续升高下,许多台商开始转移生产据点,大陆已经不再是首选的加工出口基地。另外台湾企业过去较为疏于经营大陆内需市场,未来在中国大陆与各国签署FTA开放内需市场下,台湾企业在大陆市场的经营挑战会更高。
美中贸易战虽然带动部分大陆的生产制程移转台湾,但是资金并未明显回流,而且台湾高阶人才外流问题并未改善;显示台湾的经营环境已不具有优势。政府绝不能沾沾自喜于台商回流的帐面数字,而应积极改善台湾吸引外资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