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彬:台湾无法选择的命运?

时间:2019-09-03 07:5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郑伟彬

1949年国民政府自大陆迁往台北之后,借助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缘故,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下,逐步稳定台湾政局。但美国带给台湾的不仅有军事和经济援助,同时也给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带来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压力。这为日后台湾走上民主体制道路打下了一定的根基。

但时隔70年之后的台湾,似乎依然无法摆脱这种只能选边站的命运,依靠台湾的地缘战略价值,从中获得“生存”的资本。

当下202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的备战中,国民两党的候选人就被清晰地打了“亲中”与“亲美”的标签。蔡英文的亲美路线自然不必说。上台以来就凭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通电话,便上了美国的战船。而在2020年的选举临近之际,更是频繁借与大陆相关议题,比如不久前香港的“反送中”,彰显其“反中”“抗中”的高姿态。

蔡英文的这些操作,的确为其在民进党的党内初选和民调支持率上提供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蔡英文及民进党的立场,获得了美国政界的不少支持,友台法案层出不穷。美国国会陆续推动并通过《台湾旅行法》《台湾保证法》等友台法案,原本被迫隐晦的“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CCNAA)正式更名为“台湾美国事务委员会”(TCUSA)),同时高调多次实施对台军售。

至于国民党的候选人韩国瑜,在党内初选结果一公布,美联社则直接就替他打上了“民粹亲中”的标签:“台湾最大反对党在星期一推出一位民粹、亲中国的市长(a populist, pro-China mayor)作为2020年总统大选候选人,与经常批判挞伐北京的现任总统竞逐。”

因此,尽管国民两党选战基点不同,国民党延续去年九合一的“拼经济”策略,而民进党则以“护民主,顾主权”为标榜,但在舆论上,“亲中”还是“亲美”却才是双方的不同之处。

70年前,蒋介石借“反攻大陆”之名获得美国对台湾的援助,维系美台关系,甚至签定安保条约。如今,蔡英文则用“反中”“抗中”议题,来赢得美国政府对其统治的支持。

70年前,蒋介石通过高压的统治方式而无视台湾民众的民意与诉求,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台湾政治不得不慢慢走向民主体制;今天,尽管台湾岛内多数民调的结果,并不赞同蔡英文的两岸路线,但借由民进党的绝对主导权力,通过不断修法,却也逐步达到可以无视民意的地步。

原本五权分立的台湾政治体制,却连独立机关渐渐也不能独立,更不用说蔡英文主政下的行政机关,更难背离其意志。在这种背景下,亲美无疑是最后的道路,才能延续蔡英文和民进党的执政。

国民党虽然同样也“亲美”,初选期间的候选人无一不表露出亲美姿态,甚至都要到美国走一趟“表忠心”。但从结果来看,美国对国民党的信任却远远不如民进党。在中美竞逐的背景下,国民党过去的立场显然很难让美国充分信任其亲美的程度。

更何况,永远“美国优先”的美国政客们,又几时充分对国民党信任过?70年前美国对蒋介石支持的同时,也积极寻找、培养其他国民党政治人物,同时也更积极寻找合适的台籍精英人物,对其进行培训支援,以作后备方案。如今,又能有多少差别?

只是70年时间的变化,相似的背景下,结果是否仍然会是相同,抑或是完全截然不同的结果?国民政府因为选择美国开始其在台湾的统治,但最终也将因选择美国而导致其权力终结?除了“二选一”的选择题外,台湾问题难道不能选择其他方式解答吗?

作者是北京自由撰稿人

赞一下
(27)
81.8%
赞一下
(6)
18.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