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深港之争已久 深圳,可以吗?

时间:2019-08-21 08:0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海腔新调

五年多前第一次去深圳时,当地大街小巷张挂的一行标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来了就是深圳人。”

深圳的朋友告诉我,虽然地处广东,但在深圳根本不必担心因为不会讲广东话而受到地域歧视,因为“大家都是外地人,到了深圳,大家又都是深圳人”。

自诩海纳百川的城市并不少,但像深圳敢敢喊出这类口号的却不多。包容的移民文化为这座新兴城市创造了不分背景、不分地域、一视同仁的公平与公正,让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哨站,成为中国年轻人创业的热土。

在一河之隔的香港因反修例风波陷入全城乱局之际,深圳近日又迎来了一个重大利好。

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本月18日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为深圳画出三步走蓝图,最终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尽管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消息已酝酿一段时间,此时公布难免让人与香港目前的局势联系起来。

消息一出炉,立刻引发陆港舆论热议,最多人讨论的是“取代论”。这种观点认为,北京这一决策旨在提高深圳定位,同时向香港发出警示,如果香港继续乱下去,或是没有准备好接受参与中国发展的机遇,北京已准备好让深圳取代香港。

对深圳的加持,意味着未来中央的资源会向深圳更多倾斜,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这盘大棋中,深圳不仅不用避让香港,而且很可能成为龙头,而香港在大湾区的地位将随之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近年来的发展定位主要强调科技创新,在金融业方面,除了发展深交所成为本土资本市场,并未有太多动作。毗邻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让深圳能便利地获取香港的金融服务,两地互补优势。

而“先行示范区”的框架,特别释放不少金融领域利好,例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支持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这显然拓宽了深圳现有的发展定位,有另起炉灶,在香港边上建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意思。  

其实“深港之争”存在已久,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深圳在创新科技和风险投资等领域打开局面,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华为、腾讯、大疆等深圳企业对粤港澳地区的溢出效应也日渐显现。反观香港,房地产独大、实业空心化、赶不上互联网创新潮流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型困难,香港的经济发展显得后劲不足。  

深圳这个曾经的“小弟”在大湾区对香港“老大哥”的地位威胁,到了去年已不再是假想。2018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龙头。按照深圳和香港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看,两地的经济差距还将扩大。

然而,深圳要在短期内取代香港,并非那么容易。尽管有中央政策加持,深圳自身也拥有包容的移民文化、良好的创业土壤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并有着优于很多中国城市的市场化氛围,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在全球的资产配置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

此外,深圳在资本流动、信息传递自由、法治环境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也与香港存在差距。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能走得多远,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国家的大政策和大环境,能否彻底从镣铐中解放出来,在市场化方面获得更大自由,在法治化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法治体系和社会制度。

在当下香港的复杂局面下,北京抬高深圳定位,肯定不足以让香港放下纷争,但这场反修例风波后,香港和深圳未来的战略定位必定会被重新检视。“深港之争”之外,同样令人关注的是,这一次的政策加持能否像40年前那样,为深圳插上第二次腾飞的翅膀,甚至超越深圳这一座城市,带动中国更大范围的新一轮改革与开放。

赞一下
(154)
91.7%
赞一下
(14)
8.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