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丰诚:中美贸易战下的大豆春秋

时间:2019-08-16 15: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傅丰诚

大豆是中国大陆-美国贸易战中的关键项目,因为大豆是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的主要农产品,这些豆农是川普(特朗普)总统的主要支持者,他们生产的大豆主要是销往中国大陆。当去年川普总统挑起中美贸易战时,大陆当局针对美国对其500亿美金(693亿新元)输美产品加徵25%关税开展对等报復之时,输往大陆的美国大豆就成为最先列入加徵关税的名单之中。

被开徵了25%关税的美国大豆,销往大陆的数量骤减一半。大陆当局此一精准的出手,不单对美产生经济效应,也打击到川普的政治基础。因此,在后续众多回合的中美双边谈判中,购买美国大豆就成为谈判的主要项目,大陆虽承诺愿意大量购买美国大豆,但会依据谈判的实际进展与前景预期,巧妙的控制购买的数量与进度。为了对大陆进一步施压及稳定美国豆农,川普政府在2018年提拨了160亿美金补贴出口受困的农民。

巴西大豆意外赢家

在拖延购买美国大豆之际,为了满足大陆内需市场,巴西大豆就成为大陆市场的替代来源,巴西大豆2018年外销量达到歷史新高,成为这场“大豆牌”战役下的赢家。由于中国大陆大豆需求量大,巴西当地大豆存货急速消耗导致了大豆涨价,部分货源甚至加价20%,这使大陆的内需部门叫苦连天,加上巴西大豆在蛋白质含量及豆壳处理方面不如美国大豆,大陆内需部门也有向政府要求豁免进口美国大豆关税的呼声。

反观美国大豆市场,2017年美国出口的大豆60%都输往中国大陆,2018年7月后出口数量大减,面对开拓新市场成果有限的情况下,美国大豆价格在2018年底急跌达18%,价格为之低迷,但大豆库存却创歷史新高。中美贸易战造成双方大豆供需双输失调。

过去大豆是大陆自美进口的最大宗农产品,2017年大陆进口大豆9553万吨,占全球大豆出口量的2/3,而大陆自己只生产大豆1530万吨。所以当前大陆市场需求的大豆,85%以上是依赖于国际市场。2019年初,大陆农业部颁布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要把2019年的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预计可增产127万公吨,这对于庞大的内需缺口,改善非常有限。

此外,由于大陆大豆生产成本高出国际成本约在40%到50%之间,要鼓励本国农民扩大种植,必须给予高额补贴。大陆当局目前给予每亩260元人民币(51新元)的补贴,未来难免不会成为国际经贸的争议。

陆85%大豆靠进口

今年初以来,非洲猪瘟肆虐大陆,造成猪只减少,连带也影响了对大豆的需求,进而影响了增种又丰收的巴西大豆的销路,造成巴西大豆价格的下跌。近年巴西大量开发热带雨林,增加大豆及玉米等作物的生产,造成地球环保的压力,最近又遭到欧盟缩减环保补助金的抵制,而增产出来的大豆又遭到大陆需求缩减的衝击,面对进退失据的情况。

当前美中贸易战进入僵持局面,大陆商务部宣布暂停购买美国大豆,不会给予暂时豁免关税的待遇。如果情况坚持下去,大陆进口来源的移转、美国国内农业结构的调整及出口市场的开拓,所牵涉到的国际大豆产业结构调整,将会对经济、政治、生态、运输等领域产生长远的影响。大豆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波动与重组,值得继续观察。

赞一下
(30)
83.3%
赞一下
(6)
1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