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贸易谈判久拖不决,近来美国宣布将从9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的3000亿美元产品征收10%的关税。中美关系也濒临建交40年来的恶化危局。
长期以来,中国方面对中美关系有一个基本准确客观的评估,即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但必须认清的是,上述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基本评估,实际上是建立在三大前提“定力”上:不对抗的意识形态、稳定发展的经贸关系、正常多元的民间往来。定力不再,就会地动山摇;而丧失定力,是因为不知己知彼,无的放矢。
中美的意识形态不同,但不同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发生对抗,孔子就主张“君子和而不同”。从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方面看,美国的政治频谱基本属于中间偏右,而中国则为中间偏左。于是,双方赖以发生正常交集互动的关键区域,就是意识形态的中间地带。
譬如美国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试图促成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组成联合政府,这是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第一选择。此举失利后,美国才在国共之间靠拢支持立场偏右的国民党。再譬如1972年中美就实现了关系突破和首脑会晤,但为何一直拖延到1979年1月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识形态严重差异是主因,直到中国清算“文革”极左路线,开始改革开放,才为中美关系正常化铺平了道路。
35年中美关系得以蓬勃发展的一大关键前提,就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美国朝野也因此对双方意识形态差异抱有“不冲突不对抗”的正面期待。一旦中国的意识形态立场发生倒退,美国鹰派势力也随之起舞,双方都退出良性中间地带,向极左和偏右的方向背道而驰,中美的战略冲突就难以避免了。笔者曾于2013年7月在《联合早报》发表《中国改革倒退威胁国家安全》一文,预测了此种不良后果。
而中美的经贸关系,从原先日进斗金的“压舱石”,变成目前硝烟弥漫的“主战场”,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重大问题?有人说,都是因为美国霸凌中国,发动了贸易战。但此种说词的重大谬误,在于解释不了既然美国想打贸易战,为什么还要与中国进行迄今为止的12轮贸易谈判?其实,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示,对于与世界不少国家(包括中国)的贸易失衡,他并不太责备对方,而主要是归咎于美国自身的长期策略失误,使得美国被别国占去不少便宜。
于是,特朗普目前在大刀阔斧地调整改变美国的系列政策方针,包括经贸、移民、健保、就业、气候等诸领域。在经贸关系方面,特朗普的风格和手段就是重新谈判,要求公平贸易、市场对等、进出平衡。谈得拢则皆大欢喜,谈不拢就征收关税,底线是美国不能再做亏本买卖。
应对美国政府的如此经贸政策和立场调整,关键在于是经贸对经贸,还是将问题上纲上线无限扩大化,连民间正常交往也频频亮起红灯,最后反而弄得难以收场?美国是传统重商国家,美国市场标准优质,利润丰厚,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想与美国交往贸易的主因。把握此点,才纲举目张。
还有政治正确的一个解释,即美国试图以经贸战阻止中国的发展崛起。不否认如果对中美贸易争端处理不当,是可能会为中国崛起带来挫折。但基本事实是,特朗普政府正激烈调整与外部世界的总体经贸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只是其中之一环而已。
即使中国崛起令美国有所反制,也还属于卫冕冠军对挑战者的正常反应,即双方也不必搞到目前关系如此恶化的地步。还有狭隘极端者,将目前中美两国正常对等的贸易谈判磋商,比作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或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战败乞降,那就更是罔顾历史背景,风马牛不相及了。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