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鸣:“文明冲突”可避免中美仍有对话空间

时间:2019-07-29 07:4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普鸣教授认为,中国古典政治理论可以带给当代西方社会一些启示,不同文明之间应该有更多的思想交流。(叶振忠摄)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中国历史教授普鸣告诉《联合早报》,若观察世界哲学史,并没有所谓纯粹西方或纯粹东方的观点。他在对比中国与西方哲学与文化的深层结构差异后认为,两个世界存在许多对话的共同空间。

按全球史发展脉络来看,不同的文明社会之间即便存在深层次的理念差异,也不一定最后走向冲突。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持续升温,但研究东西方政治哲学史的普鸣教授认为,今日两个大国之间的较量背后潜藏的“文明冲突危机”绝对可以避免,中美之间也应该建立一个透过对话互相学习的新互动模式。

“如果按照历史经验,很多时候历史其实证明不同文明之间可以有双向思想交流,并不是不能采取互相学习并从中成长的模式。我甚至强烈认为,历史上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互动就是从差异中产生的。”

美国有一阵子掀起“向东取经”的热潮,在普鸣(Michael Puett)任教的哈佛大学,他所开设的中国古典伦理与政治理论课也因此瞬间成为热门选修课,上课人数在整所大学仅次于经济学与电脑学;如今,中美之间互相猜疑,美国反中情绪高涨,但普鸣教授的课还是一样爆满,丝毫不受影响。

他指出,大家仍想理解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是否能帮助美国解决一些当前的难题。他如今也无法避开用政治思想的角度,在更多公开场合谈论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

54岁的普鸣是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中国历史教授。2016年,他与另一名作者克里斯丁(Christine Gross-Loh)在英文书《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The Path: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中,透过解读孔子、孟子、庄子到荀子等中国先哲的智慧,试图让西方世界更了解中国的思想精髓。

此次他应华侨中学之邀,在上周三与我国前外交部长杨荣文一同出席华中“百年华诞讲座系列”,谈如何融合东西方智慧,打造全球未来,并且也在本地办公开讲座。

对于美国当前的政治现状,普鸣一直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他在主题演讲中以强烈措辞批评冷战结束后美籍学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西方名噪一时的“历史终结论”,指这种“疯狂的种族中心主义理论”会盛行,只因他那一代美国人的自满与傲慢。在与《联合早报》的专访中,他一再提醒,美国人的世界观以及对全球秩序的理解若继续那么狭隘,那只是作茧自缚,会有严重的后果。

他说:“现在危险的是,中美双方都在按照既定的观念去定义自己的立场,这排除了对话的可能性。但如果你看世界哲学史,并没有所谓纯粹西方或纯粹东方的观点,只是有一些意识形态现阶段处于主导地位,但它们却不是特殊于某个体制的。”

普鸣在对比中国与西方哲学与文化的深层结构差异后认为,两个世界存在许多对话的共同空间。他解释说,如今在课堂上,他和学生讨论美国当前经济与治理问题时,也要求他们用不同的视角进行反思,摆脱既定想法。

以贫富差距问题为例,普鸣指出,上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潮是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干预太多会造成各种扭曲,但这样的经济政策结果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也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他认为,如果能跳脱这种“主义式”的思考模式,也探讨从中国思想了解国家应如何协调公共与私人利益,如何处理国家意志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等,也许能建立新的价值观,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赞一下
(14)
73.7%
赞一下
(5)
26.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