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之:46个城市试行 垃圾分类的社会成本

时间:2019-07-05 07: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李牧之:上海的垃圾分类政策,形成了简单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也就是说,上级政府必须不断的投入监督的人力物力才能维系这个体系。

6月27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办美国独立243周年纪念日暨中美建交40周年活动,活动中,一个上海的嘉宾在致辞中说“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现场一片欢笑。这句话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下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网上流传着很多段子,描述垃圾分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继上海之后,6月28日,住建部宣布,到2020年底,全国有46个重点城市先试先行,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这是一项全国性的工程。

就垃圾处置本身,分类是一件好事。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前者如纸张、塑料,可以回收制成新的纸张和塑料,可以降低树木和石油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可回收垃圾中,有一些是有害的,如电池等含有重金属,混入堆肥中,铬等重金属容易在大米中富集,对人体有害。其余的不可回收垃圾,一般采用堆填或焚烧,这两种方法,不论哪种都需要剔除易腐或湿度较大的垃圾:易腐的垃圾容易产生异味,在堆填后容易产生沼气和垃圾渗出水,会爆炸或污染土壤;湿的垃圾在焚烧时,也会燃烧不充分,产生有害气体,加大处置的成本。

既然垃圾分类这么有用,为什么还会遭来这么多吐槽?目前的段子大多集中于垃圾分类的标准,比如湿尿布是湿的,却是干垃圾,香菇干是干的,但它是湿垃圾;如果以生物质、易腐解为标准,粽叶、椰子壳、甘蔗皮、玉米叶是可以腐解的,但它们是干垃圾。仅以生活中产生的干、湿两类垃圾为例,一个完整的桃子和粽子,如果因发霉要丢弃,需要先进行分离,把桃子皮与肉、粽子里的米肉归到湿垃圾中,而桃核、粽子叶则是干垃圾。

垃圾分类的标准虽然被吐槽的最多,但这些被吐槽的环节可以动态调整,最终应该可以在方便垃圾清运处置和符合人们通常的认知上做到平衡。垃圾在分类后,虽然降低了处置的成本,但处置的成本只是垃圾处理全流程中的一部分,垃圾分类的细致程度,至少会直接影响家庭端垃圾分类的成本,这个成本可能是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中的最大障碍。垃圾分类的最大障碍并不是分类标准的制定,而在于分类本身。

首先,所有人都参与的垃圾分类是一个去专业化的行为。哪怕最简单的垃圾分类,都是一个高度专业的事情,比如只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可回收的标准虽然有文本上的定义,但最终是否可以回收,取决于废品回收站等回收企业以及终端的资源利用企业,同样是纸,碎纸无法重复利用,纸板可以,不同状态的纸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再利用的价值都有不同,这个信息是不断波动的,有一些看起来可回收的物品,在特定地点、特定时期,再利用它得到的收益可能还抵不上成本。这些信息,只有需要一定的专业性以及对市场动态的掌握。

以往大城市里的可回收垃圾主要是靠到处可见的拾荒者和收垃圾的人回收的,像饮用水的塑料瓶、报纸、纸包装盒,他们甚至可以从腥臭的厨余垃圾中翻捡出空塑料瓶,还会向家庭整理好的可回收垃圾支付金钱。这个过程是高度市场化的,是高度劳动力密集型的,回收的垃圾一定是高度可回收的,他们因此获得了收入,养家糊口,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市场。

现在因为一些原因,大城市清退了低收入的拾荒者等收垃圾的人,垃圾分类中的可回收垃圾几乎是另起炉灶,基本摒弃了原有的参与者。当然,我们并不能美化原有的拾荒者,他们能解决的可能只有可回收垃圾,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他们没有分类、处置的兴趣。尽管如此,垃圾分类的主体由专业的、市场化的拾荒者退回到普通居民、拿固定工资的街道干部和小区志愿者,他们并不比普通人专业多少,也无法从回收垃圾中获利,可回收垃圾的质量必然是降低的。激励机制也决定了,财政必然要大量贴补资金或者给他们压力,才能让垃圾分类的这个系统运转。

更大的去专业化体现在居民端。家庭进行垃圾分类需要时间,也需要消耗注意力,上海目前实施的分类虽然比日本还有差距,但相较不分类或者粗分类,肯定会额外多出不少时间,每天每人哪怕只有5分钟,汇总到上海市所有人,时间量也非常可观,每年合计7.3亿小时,按标准工作时间计算,损失时间相当于36万个全职职工全年的工作。

中国的政策实践,很少会考虑居民家庭的时间利用(国家统计局和北京大学CFPS有相关的调查),根据CFPS在2010年做的调查,全国居住在城镇的成年人在工作日内(工作时间大于0),工作时间为8.25小时,家务时间为1.07小时,个人卫生时间0.86小时,用餐和饮食为1.34小时,五分钟虽然少,但相当于平均家务时间的8%、工作时间的1.01%,这个时间对GDP和家庭幸福的影响并不小。

垃圾分类放在居民端执行的一个隐性的前提,就是所有人的时间成本和专业性是差不多的,但城市里的人是高度异质的,时间成本大不相同,工资的差距可能高达10倍以上,工作时间的范围也很大,全国城镇职工,超过25%的人,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及以上,他们的睡觉时间少到7.3小时,家务时间只有0.7小时,对于这些人,家庭端的垃圾分类并不经济。越大的城市,不经济就显得越明显。

其次,除了去专业化,中国一些城市垃圾分类的实践,也突显了社会治理的困境。每个人都在无时不刻的产生垃圾,时间不定,地点不定,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的东西多了,垃圾自然也会多起来,其中不乏因浪费产生的食物和生活垃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垃圾分类是没有收益的,尤其是湿垃圾,往往要用塑料袋装着,扔的时候,要先把湿的部分倒进湿垃圾桶,再把塑料袋扔到干垃圾箱里,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手被弄脏。他们的动力主要来自两块:1,道德上的快感与自我约束;2,对惩罚的恐惧,遵守规则以避免惩罚。假设宣传和教育得当,居民素质提高,相信居民中的大多数对垃圾分类会有比较强的认同感,愿意主动分类,但全国多个城市已经执行垃圾分类多年,为什么会效果甚微?

赞一下
(48)
92.3%
赞一下
(4)
7.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